xxfwxw/info/16/10/18/1926046715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做红娘 牵线搭桥 拓思路 三方共赢
2016-10-18【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 六月的后山大地,夏风依旧强劲,兴顺西乡东头分子村的田野里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贾玉才正忙着种植荞麦,他心里盘算着,春天已经和内蒙古清谷新禾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每斤荞麦的收购价是2块多,再也不用愁销路了。今年雨水不错,收成错不了,一亩地至少赚个五六十块钱,他承包的一千五百亩荞麦地有望能赚五六十万。
位于阴山北麓的固阳,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寒凉,无霜期短,荞麦是当地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但由于荞麦的生长期短,受干旱、洪水、冰雹、气温突变影响大。同时,由于荞麦作为农作物,不属于主粮,不是大众必需食品,作为经济作物,因亩产量低,是薄利农产品,而且荞麦市场价格一旦下降,种植收入就会随之下降甚至赔本。种与不种?种多还是种少?一直以来,专业合作社和农民都难以把握。
为调动农民积极性,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固阳包商惠农村镇银行在包商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总部的支持下,牵线搭桥,经过为期两年的考察后,选定具备国内最先进荞麦精深加工能力的国家级龙头企业内蒙古清谷新禾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主导,通过订单农业的形式,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有计划地种植,并利用“互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让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村镇银行都能获得及时对称信息。通过金融服务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整合资源,实现荞麦单品产供销一体化,提升荞麦单品产业链和价值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在内蒙古清谷新禾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董建国看来,这个项目是三产融合的创新,是一个农业产业化升级版项目。“过去产业化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现在我们让一产农业合作社、二产加工企业、三产金融形成战略合作。”
不仅如此,董建国认为,他们公司也从项目上受益匪浅。“我们公司本身是做农产品精深加工,出口到39个国家,原来我们只在内蒙古东部建基地,现在我们走出通辽,走到内蒙古的西部。同时,我们聘请了专业的技术公司从种繁育、栽培、病虫害防治,到机械化收割一体化全程对农民进行指导,我们要把荞麦这个小品种做成大产业。”
这个项目还将先进的网络优势引向农业引向农村,利用线下孵化主打农产品和线上网络信息优势,跟踪从种到收、从收到销、从销到终端客户上的每一个环节。农民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荞麦产品信息,可在农业龙头企业的网站下订单,终端消费者可从农业龙头企业的网站办理网购荞麦食品。村镇银行可通过互联网的远程登录系统全程监控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监督荞麦专项信贷资金封闭运行。
荞麦单品农业产业化项目,让后山的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也让荞麦的种植数量大幅度提高。“以前村里种植百八十亩荞麦,现在,销量和资金都有了保证,种植亩数达到三、四千亩,有四五百人在种植。”望着广阔的田野,红泥井村党支部书记董建军信心满满。 - 来源:固阳包商惠农村镇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