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云和联合村镇银行:金融创新盘活沉睡资产
2018-11-29【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以前是守着大片山林没钱花,现在守护好公益林不愁钱”。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紧水滩镇大牛村村民张安定,边翻晒着刚刚收获的油茶籽边对《金融时报》记者说。有着1000多亩油茶地的张安定,如今已是村里有名的“油茶大王”,而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他由衷地表示“离不开云和联合村镇银行那笔10万元的启动资金。”
2015年,云和联合村镇银行创新推出公益林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让这些沉睡多年的资产变了现,成为村民们脱贫增收、创业致富的宝藏。
作为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市,丽水森林覆盖率达80.79%,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林木蓄积量7000多万立方米,占全省1/4,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的森林质量位居全省首位,面积达1163万亩,占全省的29%,其中公益林优质林分面积达到907万亩,占全市公益林总面积的78%。
人民银行丽水中支的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丽水每年获得省级财政拨付的公益林补偿资金达2.68亿元以上,全市21.5万户林农每年户均得补偿款达951元,成为农民一项长期且固定递增的重要收入来源。”然而,这近1000多万亩公益林,由于不能砍伐变现、不能抵押融资,当地村民只能望林兴叹,每年靠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的公益林补偿收入来缓解发展生产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大量公益林成了难以盘活的“沉睡资产”。
2015年,当时刚刚成立2年多的云和联合村镇银行面对这些“沉睡的宝藏”,大胆创新,希望探索一条金融支持林农创新创业新途径。“我们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帮扶下,以盘活农村集体生态公益林资源为突破口,推出了村集体生态公益林未来补偿金质押贷款。这也是我们作为金融机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际行动。”云和联合村镇银行行长刘剑龙告诉记者。在试点过程中,他们依次制定出台了贷款管理办法,明确贷款发放对象、条件、方式,建立了质押登记、处置、贷款贴息等配套制度。截至今年5月,云和联合村镇银行累计发放生态公益林未来补偿金质押贷款82笔,累计发放金额1194万元,余额491万元。与此同时,云和县已向农户发放312本“公益林收益权证”,当地80万亩生态公益林正在从沉睡中醒来。
据了解,村集体生态公益林未来补偿金质押贷款主要模式是村委以村集体生态公益林未来5年的补偿金作为质押贷款基金,云和联合村镇银行对该质押贷款基金放大10倍,给予专项授信。在这一过程中,云和联合村镇银行与村委、国有融资性担保公司签订三方合作质押协议,村委成立村集体公益林补偿金质押贷款审批小组,小组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农户或村集体要申请村集体生态公益林未来补偿金质押贷款时,首先由村集体公益林补偿金质押贷款审批小组预先审核,再送交云和联合村镇银行办理,担保公司以村质押贷款基金为反担保,直接为村集体、农户提供担保。
刘剑龙介绍说,村集体生态公益林未来补偿金质押贷款的推出,一方面可以有效盘活农村当地资源,解决农村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未来补偿金的质押和担保公司担保的双重保险,能够进一步减少银行贷款风险;此外,这一产品办理起来手续简便,也降低了农户融资成本。他表示,生态公益林未来补偿金质押贷款的推出和顺利实施,需要多方合作,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云和县在生态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融资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受到各方的极大关注,其在盘活森林资源,实现林权抵押贷款提质扩面增量上具有现实意义。统计显示,丽水全辖有生态公益林面积1163万亩,按每亩到户补贴26元计算,全市林农每年有30238万元公益林补偿收入。“按未来5年补偿收益为基数,加入金融杠杆放大5至10倍,可为全市林农提供贷款100多亿元,能极大提高森林资源的资本效益。”人民银行云和支行有关人士表示。
如今,农民们拿着“公益林收益权证”直接向银行办理质押贷款。这一举措不但能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而且能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随着生态公益林资产被盘活,林农的创业热情越来越高。张安定告诉记者,他今年又办理了一笔30万元的抵押贷款,用于油茶地的扩大再生产。目前,大牛村已经有60多位农民申请了生态公益林未来补偿收益抵押贷款,从而走上创业路。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农民个人可以享受公益林抵押贷款政策外,村集体同样也能受益。大牛村集体公益林面积有7900多亩,每年不但可以拿到生态公益林补偿金20多万元,而且集体生态公益林还能享受1000万元的质押贷款。
“这笔贷款犹如一座宝藏。眼下,村里正积极筹划产业富民项目,有了资金,我们不愁发展无门了。”大牛村党支部书记蓝伟林说。据他介绍,原来大牛村与县里其他小山村一样,偏僻、贫穷,村里只剩一些老人,村庄日渐荒凉。外出打工的青壮年想回乡创业却缺少本钱,去银行贷款难找合适担保人,不是贷不到款就是金额太少。“现在有金融机构搭建起创业资金融资平台,将集体生态公益林资源盘活,贷款不用去找担保人,贷款资金足,利率低,村里的青年人办厂开店做生意,不用担心缺少资金了。”他还告诉记者,现在年纪大一些的村民也想贷款在本村规模种植山茶油、果树,有的准备开发特色民宿、自驾车露营基地。
“云和联合村镇银行用金融创新,激发了村民的创业劲头,真正意义上把我们的绿水青山变成了现实的金山银山。”蓝伟林说。
责任编辑:李昂
相关稿件
-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