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联合村镇银行:浅谈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控
2024-10-18【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内容提要: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近年来由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引起的重大损失时有发生,甚至部分案件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新形势面前,为进一步完善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监管规则,提升其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12月27日发布了《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明确了操作风险的治理框架、细化了操作风险的管理流程,以及强化了内外部监督管理力度,为商业银行建立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提供了指引。新规的适时发布,即紧扣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增活力、防风险、强预期”的总目标,又契合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的主基调。
关键词:操作风险管理、机制、培训、文化、科技
一、柜面操作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十案九违规,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具有多样性、破坏性、不可预知性、影响大等特征,完善的管理流程和机制是降低操作风险、减少影响损失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部分商业银行案件频发,如储户存款“丢失”、员工挪用客户资金、客户信息买卖、违规使用印章等,致使银行的柜面操作业务受到了质疑。如何有效防范柜面业务风险成为运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当前柜面操作风险防范存在的不足
(一)人员素养有待提升
相较于国有大行和当地几家城商行等老牌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起步晚,受限于自身规模,我行对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招聘行业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从业人员也非易事,且所面临的外部监管与其他商业银行并无不同,面临“小银行、大监管”的压力。因此,该现状下对于我行员工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就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对照内外部检查及日常督导发现,部分员工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操作风险的认识不足,失范问题仍有发生。
(二)柜面业务操作合规性有待强化
从日常监督检查的结果发现,柜面操作管理不规范主要集中在账户管理、现金及重要物品管理、电子银行、自助机具、运营基础、反洗钱管理六大块内容。其中账户管理方面表现为开立结算账户未查询客户是否存在风险信息、核心系统账户信息录入不准确、账户申请资料填写不规范、非企业账户印鉴启用日期不规范等;现金及重要物品管理表现为临时离岗欠规范、未按规定进行一日三盘库、日终印章未入库保管、大额现金支取未对进行安全提示等;电子银行管理方面表现为办理电子银行业务未进行风险提示、电诈提示,未与客户核对非柜面限额、UK未交客户本人、企业网银业务先办理后验印;自助机具管理方面表现为ATM 机、智能柜员机清机、加钞(重要空白凭证)不规范、未及时对智能柜员机重要空白凭证进行清箱、移动终端重要空白凭证管理不规范等;运营基础管理表现为人员变动,未及时调整系统权限;反洗钱管理表现为支行反洗钱工作小组履职不到位、未按规定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客户风险等级评定超时。
(三)信息系统不完善
我行系统由主发起行负责开发和改造,对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能力较低,且对违规操作的预警信息提示不足。如事后监督是人工审核所有业务凭证,通过人工不免遗漏对一些重点业务的检查,并且系统未对重点业务进行提示。系统间信息无法实现共享联动,如审计系统可甄别全行所有员工是否办理与本人及其亲属相关的业务,但会计检查时只能通过人工排查判断。
三、加强操作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念好“三字口诀”,强化各项机制建设
一是“实”字导向,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用好用足主发起下发的包含由监管制度汇编、监管处罚案例及其处罚条例清单等要素形成的合规“对照库”,逐条对照、查漏补缺,及时调整优化我行运营条线相应制度和规则,将“外规”内化,从而使“内规”不断优化,最终在制度体系建设层面实现“内部合规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二是“细”字着力,完善考核机制建设。把做好风险防控与临柜人员等级评定、绩效考核挂钩,以考核作为临柜操作风险防范的重要工具,挥好风险防控指挥棒。通过围绕运营基础管理、机构柜员管理、重要物品管理、反洗钱管理、业务操作管理、资金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内部账户管理、中间业务与自助机具管理、事后监管等各项内容的风控要点,不断完善和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并提升风险防控的考核权重。同时,适当拓宽激励机制外延,如开展“季度零差错奖”等评选活动;三是“效”字以求,完善督导机制建设。一方面,立足运营条线业务特点,进行全面梳理,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规范好检查的范围、频次、内容及方式方法,提升监督检查的客观性、完整性、合理性及科学性。针对内外部检查及自查结果,要认真分析、总结、归纳,触类旁通,建立整改问题台账,做好整改“回头看”的跟踪督导工作,特别是针对屡查屡犯问题的问责整改,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零容忍,提高柜员自我纠错能力。另一方面,各级管理人员要提升“人控”能力,做实做细员工行为排查工作。做好条线内不定期的自我排查以及协同风险合规部的季度“飞行检查”、内审部的年度“员工行为管理专项审计”,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从早从严防范风险。同时,严格落实轮岗和强制休假方案,切实强化内部监督。
(二)做好“三项到位”,增强合规“战斗力”
一是“帮带”培训落实到位。通过帮带老师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提升自身的履职能力与职业素养,共同营造“师徒互助、教学相长”的帮带氛围。如针对新入职员工,实行阶段式目标培训。以岗前统一培训、定向专业培训两个维度,使新员工掌握柜面知识和业务技能、掌握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点、了解熟悉柜面业务检查重点和柜面业务案例,引导帮带学员提升对新岗位、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二是培训课程开发到位。通过开发实操性较强的培训课程,如运营条线各类系统操作、票据业务、临柜特殊业务等培训课程,促使员工达到胜任岗位的目的;三是培训效果评估到位。为防止“培训”变为“赔训”,常态化开展理论知识测试,通过以考促训、以训促学,检验培训效果、总结培训经验,提高临柜人员专业水平。同时,创新学习形式,通过采取知识竞赛答题形式,设置奖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摆脱枯燥与机械性。
(三)落实“两个突出”,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一是突出合规影响力。内部宣导方面,通过组织开展员工警示教育、清廉家风建设、合规知识竞赛、征文活动、演讲比赛等各类主题活动,确保员工学好、用好合规知识。外部宣导方面,通过网点厅堂、海报、微信公众号或抖音号等媒介,打造线上线下合规文化宣传阵地,对外展示我行“守规则、有底线、讲诚信”的合规形象,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二是突出合规执行力。制定方便学习、参考和应用的操作手册,让员工了解行内基本规章制度的同时,规范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促使日常工作有目标、有方向,更精准、更高效。如制定涵盖业务流程、系统操作、风险防控等方面内容的业务操作手册,编制来源于日常差错多、集中度较高问题的合规案例手册。通过明确可为不可为,让临柜人员的风控更具前瞻性,降低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风险。
(四)推进“两项举措”,加大科技力量投入
一是立足本行实际,提交科技立项需求。基于我行系统由主发起行负责开发和改造,为做好村镇银行科技金融大文章,需要我行摸排业务发展特征及操作需求,顺应技术发展趋势,从本行实际出发,结合《杭州联合银行主发起村镇银行数字化改革战略规划(2022-2025)》,围绕科技薄弱点或亟待解决的需求点,切实做好科技立项工作,向主发起行提交科技需求;二是加大电子银行推广力度,减少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电子银行包括智能柜员机、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通过提升电子替代率,减少人为干预因素,充分发挥数字科技对流程规范管理的驱动作用。同时,做好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打造软硬件更新升级,减少由于系统原因引起的业务中断的交易风险。
单位:温岭联合村镇银行
作者:李伟欣(温岭联合村镇银行 行长)朱昕昕(温岭联合村镇银行 财务运营部副总经理)
- 来源:温岭联合村镇银行 李伟欣 朱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