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精准实施普惠政策 助力边境经济更繁荣
2024-11-26【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前言:
在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的党建引领和“ONE SHRCB”集团化理念的驱动下,沪农商村镇银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广泛而深入地延伸至偏远乡村及薄弱产业等关键地区和领域,深度挖掘并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化”经营之道,秉承“做小、做散、做精”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及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党建引领下,沪农商村镇银行不断筑牢发展根基,深化网格化营销体系,深耕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经营态势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坚持战略引导,下沉服务至乡村一线,以网格化服务实现精准对接。同时,依托“特色化”与“本土化”优势,立足产业实际,精准识别客户需求,创新服务方法,主动嵌入地方经济,因地制宜推动乡村经济蓬勃发展,展现了沪农商村镇银行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与显著成效。
正文:
在云南省瑞丽市的广袤边境线上,自然风光旖旎,人文风情独特。这里,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村庄与缅甸仅有一沟、一树、一水、一尺、一寸之隔,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然而,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背后,边境线上的村庄也面临着诸多发展挑战。其中,姐相旺村的农资经销商坐也,便是一个在困境中顽强拼搏、最终迎来转机的生动写照。
姐相旺村,这个与缅甸仅有一尺之隔的小村庄,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温润的气候,孕育出了粒实个大、口感清甜、营养丰富的“瑞丽玉米”。家家户户种玉米,耕地广阔,使得这里的玉米产量在边境线上名列前茅。然而,对于坐也而言,要想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实现农资生意的蓬勃发展,却并非易事。
坐也,曾是一名销售农资的业务员,天南海北的奔波忙碌,让他看到了农资市场的巨大商机。然而,回到家乡创业的他,却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为了让村民们成为自己的忠实客户,坐也大胆采取了赊销的方式,将有机肥、生态肥、复合肥等肥料先提供给村民们使用,待玉米收获后再结算肥料款。这一举措不仅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也让他的农资生意逐渐红火起来。
然而,俗语言:有利的事情,往往也有弊。坐也的赊销模式虽然带来了生意的红火,但同时也带来了资金回笼的难题。玉米从播种到收获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这意味着坐也的资金回笼账期也在三个多月。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积压的资金越来越多,坐也面临着入不敷出、周转困难的尴尬境地。
正当坐也为资金问题左右为难时,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微小二队客户经理岩冷走进了他的家中。岩冷不仅向坐也详细讲解了各类信贷产品,还根据他的经营情况制定了最为适配的金融方案。起初,坐也对于贷款持谨慎态度,但岩冷的专业和耐心彻底打动了他,让他对贷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了贷款的支持,坐也的农资生意迎来了新的转机。他利用贷款资金扩大了经营规模,增加了农资种类,提高了服务质量。同时,他还积极与村民们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建议,不断优化自己的经营策略。在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的助力下,坐也的农资生意变得更加忙碌而有序,他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了。
围绕边境线,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竭力打造“边境信贷柜台”,将各类信贷产品送到边境各村庄和农户家中,助力边境经济、边境农业更为欣荣发展。在瑞丽的边境线上,像坐也这样的创业者还有很多。他们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而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正是他们背后坚实的后盾和强大的支撑。
沪农商村镇银行紧密贴合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市场需求,致力于金融产品的优化与创新,力求推出更具针对性、更贴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这一过程中,不仅着力构建一家拥有丰富创新底蕴和鲜明本色的特色化“小而美”村镇银行,更注重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力求以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为广大客户提供卓越的金融服务体验。展望未来,沪农商村镇银行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不断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为偏远地区和薄弱产业注入金融活水,推动乡村经济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 来源:沪农商村镇银行 许庆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