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沪农商村镇银行营业大厅转型为“助农展厅” 打开“土特产”新销路
2025-07-14【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北京房山沪农商村镇银行又迈出了创新且务实的一步。走进该行营业大厅,一处充满乡土气息的“房山优品农情沪农”助农展厅格外醒目,红辣椒串、金黄麦穗与特色农产品相映成趣,这里不仅是金融服务的窗口,更成为了房山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对接市场的新阵地。
搭建平台,让特色农产品走进“营业大厅”
一直以来,北京房山沪农商村镇银行深耕本土,以金融“活水”润泽乡村产业。此次打造助农展厅,源于对农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在为农户提供贷款支持,助力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该行发现不少农户面临“产品优质却销售渠道窄”的难题。如何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从单纯的资金支持,延伸到助力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成为该行思考的新方向。
于是,该行营业大厅一隅被精心打造为“助农展厅”。这里展览的,皆是该行贷款客户以及共建特色村居的优质农产品。桑叶茶、鹿茸菇、油蟠桃、普罗旺斯西红柿……每一款特色农产品背后,都有一段金融赋能产业、产业带动农户的故事。该行以实际行动,构建起“金融支持+产品展销”的闭环服务,让金融服务不再局限于资金供给,而是深入到产业发展的全链条。
乡土特色,展厅里的“房山味道”与“金融温度”
踏入“助农展厅”,浓郁的乡土氛围扑面而来。红彤彤的辣椒串、金灿灿的玉米棒,搭配绘有田园风光的背景板,瞬间将人带入房山的乡村天地。该行营业大厅内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房山乡村的宣传片,展示着山水相依的美丽村落等画面,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底蕴与活力。
而展架上的特色农产品,更是“房山味道”的生动注脚。桑叶茶,取材于本地桑园,经过精细加工,成为兼具健康与风味的饮品;鹿茸菇,在农户的悉心培育和该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从菌种到餐桌,撑起了一个个家庭的“致富伞”;油蟠桃等林果产品,依托房山的水土优势,以甜脆口感赢得市场青睐。这些产品,不仅是乡村产业的成果展示,更是该行金融温度的体现,每一份展品的背后,都有该行客户经理深入田间地头、调研产业需求、定制金融方案的身影。
双向赋能,金融活水与乡村产业的“共荣密码”
“助农展厅”的意义,远不止于产品展示。对于农户而言,这是一个对接城市消费市场的优质平台。以往,特色农产品多在乡村集市、零散渠道销售,影响力有限。如今,借助该行营业大厅的流量,以及该行客户资源、品牌公信力,农产品得以直面更广阔的消费群体。无论是前来办理业务的本地居民,还是外地客户,都能在这里直观感受房山特色,为农产品打开销路、提升知名度。
对于该行来说,展厅则是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名片”。它让金融服务从“看不见的资金支持”,转化为“摸得着、尝得到”的乡村产业成果展示。客户在办理业务过程中,能直观感受到该行对本土产业的支持力度,进而增强对银行的认同感。同时,通过与农户、村居的深度绑定,该行能更精准地洞察产业需求,反哺金融产品创新,推出更贴合乡村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服务模式,形成“金融支持—产业发展—金融需求升级—服务优化”的良性循环。
未来展望,从“展厅”到“生态”的进阶之路
目前,“助农展厅”已成为该行营业大厅的一道独特风景,也初显成效,不少农户展览于此的农产品,在这里收获了众多新订单、新客户,更获得了“新效益”。
“没想到来北京房山沪农商村镇银行办理业务,还能看到这么多我们家乡的土特产,之前一直听说过,但是不知道从哪里买到货真价实的产品,这下好了,有了对接平台,我也可以尝到真正的‘家乡味道’了。”不少消费者对“家门口的乡村好物”赞不绝口。
未来,该行计划进一步丰富展厅功能,深化与农户、村居的合作,引入更多元化的特色农产品,打造“房山优品”集合品牌,借助线上线下渠道,让更多人认识房山乡村好物。
从金融“输血”到产业“造血”,从资金支持到全链条赋能,北京房山沪农商村镇银行的“助农展厅”,是该行深耕本土、创新服务的生动实践。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中,这方小小的“展厅”,正书写着北京房山沪农商村镇银行与乡村共繁共荣、命运与共的精彩篇章,让“房山优品”香飘更远,让乡村产业的根基更牢,也让更多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在乡土间持续传递。
- 来源:北京房山沪农商村镇银行 崔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