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不良清收新常态——多元化解 执行赋能 颗粒归仓
2025-08-21【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在金融领域的重重挑战中,不良清收工作犹如一场没有硝烟却异常艰难的战役。每一次与不良资产的较量,都是对智慧、耐心和毅力的考验,作为一名由杭州联合银行主发起设立的长兴联合村镇银行的普通资产保全岗,我收获了诸多宝贵的心得感悟,通过几个案例分享之。
关于多元化解。周一清晨,一周之际刚刚开始,在长兴县社会矛盾调解中心金融案件调解室里,长兴联合村镇银行的资产保全岗和客户经理在调解员的主持下正在与贷款逾期客户展开一场激烈的谈判博弈,就逾期贷款的还款方式展开充分的沟通协商,双方你来我往,半小时后,方案敲定,在长兴县公证处工作人员见证下,一份被公证的调解协议出炉。这也意味着原本一件民事诉讼案件跳过了繁冗的民事诉讼环节,取得了与判决同等效率的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债权文书。这一操作在当前形势下大大缓解了我行面对逾期案件立案难的诉讼压力,同时也压缩了从“诉”到“执”时间成本。使我行的诉讼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而这一场景,几乎每个工作日都在上演。除此之外,长兴联合村镇银行的不良贷款清收群里,一张张客户经理和支行负责人上门催收的实地走访照片也在不断上传。而在总行相关领导的审批单中,每一件能够化解的不良贷款调解方案也在由客户经理深入调研后有条不紊的上报审批。当前形势下,面对经济下行的整体压力,正是有了这种多元化解的新思路,使得我行在每一个风险案件发生时,都能找到最优解,而不是一味依靠常规的诉讼手段,将风险贷款回收的希望仅仅寄托在漫长的民事诉讼中,从源头上大大降低了我行的不良贷款压力。
关于执行赋能。“小伙子,今天是你第几次来啦?”面对长兴法院执行局门卫大爷的调侃,作为资产保全岗的我,只是笑而不语。因为我深知,只有“多跑、勤跑、紧盯”。才能让我行的执行案件在法院海量的执行案件中加深与执行法官的沟通。使得每一件执行案件的跟进工作都落到实处。如果说多元化解是为不良贷款疏导源头,那么执行就是不良的最后一道防线。今年以来,我行已累计申请执行案件97件,执毕结案12件。法院直接划扣执行款386万余元。同时,我行多次配合长兴法院执行局独有的“三级联动政策”,与执行法官一起通过“法院-乡镇-村”的创新模式。进乡进村,对有能力归还而不愿归还的不良客户采取布控、拘传、留置履案文书等执行措施。将每一个被执行人的还款义务落到实处,真正有效率地提高了执行力度,切实收回了大量逾期贷款,做到了将法院的执行手段赋能到我们日常的清收工作当中来。
关于颗粒归仓。“蚂蚁再小也是肉”。在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不良贷款清收群里除了上门实地走访客户的照片,还有一张张收回不良贷款的凭证单据。在这些单据里,除了大金额的让人点赞,还有小到几百上千的回单凭证同样也能收获大家的称赞叫好。不良贷款清收是一条漫长且充满困难与挑战的道路,每一笔不良的收回,哪怕金额再小,都是在挽回我行的资产损失,都是在这条道路上的一次迈步。“芝麻要捡,西瓜也不能丢”。在面对大金额不良时,我行通过谈判沟通,加快立案等方式,今年以来已成功收回和化解了几笔大额不良。无论不良金额大小,我行始终秉承着“颗粒归仓”的态度和意识,争取将每一笔不良应收尽收。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行始终不断创新清收模式,将行之有效的方法常态化,打破常规思路。为有效抑制不良贷款的抬头,多措并举拓宽不良贷款的清收渠道,加快不良贷款的清收进度,确保整体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牢守我行资产质量生命线。
- 作者:长兴联合村镇银行风险合规部 丁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