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jywh/info/25/09/02/1442332506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浙江温岭联合村镇银行:风暴前夕的“精准布防”
2025-08-27【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在全民反诈的宏大图景中,激烈的上门劝阻、争分夺秒的紧急止付占据聚光灯下。然而,还有一种更智慧、更前置的守护,它悄然无声,却如一道坚固的堤坝,在诈骗风暴来临前,已将损失降至最低。这就是——非柜面限额的设置。
2025年7月5日,客户樊**来到杭州联合银行主发起的温岭联合村镇银行泽国支行开立账户,柜面人员耐心的询问客户开卡用途、基本信息,审核辅助证件、手机实名认证等各系统查询开户前的工作,并开通了与客户身份、交易习惯相匹配的非柜面限额,日累计1万元。2025年7月7日该账户流入涉诈资金5万元,随即通过POS机转出1万元,当晚该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拦截资金4万元,拦截率达80%。正是这个提前设置的限额,为公安的拦截争取了最宝贵的“黄金时间”,将一触即发的资金转移危机,硬生生地“延时”并成功化解。
这场无声的胜利,并非源于激烈的追逐与拦截,而是源于事前的那一份谨慎与布防。它生动地诠释了现代反诈工作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的智慧升华。
对于个人而言,根据自身消费习惯,合理设置非柜面交易限额,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自我保护。它无法完全阻止诈骗的发生,却能极大地限制诈骗造成的损失,为醒悟和求助留下窗口。
对于银行而言,主动引导客户、特别是风险防范意识较弱的老年群体,审慎设置交易限额,是履行金融安全责任、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刻体现。
对于社会而言,这道看似微小的“限额防火墙”,与大数据预警、精准劝阻、紧急止付等机制共同编制成一张更为立体、坚固的全民反诈防护网。
- 来源:浙江温岭联合村镇银行 金怡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