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上好反诈“必修课” 筑牢防线守好责
2025-09-08【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为有效应对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升级,提升员工反诈能力,由杭州联合银行主发起的长兴联合村镇银行近期组织开展“反诈是门必修课,护好防线守好责”专题培训。培训聚焦真实案例剖析与实战话术演练,强化员工风险识别与应急处置能力,筑牢金融反诈防线。
培训伊始,以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理财”“刷单返利”等真实案件剖析,揭示诈骗分子话术套路及作案手法。同时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重点讲解银行在账户管控、可疑交易拦截中的法律责任,强调“四必问”(汇款用途、对方关系、是否知晓风险、是否被要求转账)等实战技巧,要求员工做到“风险识别快、劝阻流程熟、应急反应准”。
授课老师还生动还原诈骗分子的行骗流程与惯用手段。通过分析受害者心理变化及关键破绽,让员工深刻认识到诈骗行为的隐蔽性、欺骗性及社会危害性。例如,在“冒充公检法”案例中,诈骗分子利用恐吓话术诱导受害者配合“资金核查”,而“熟人借款”则通过伪造身份信息、紧急情境制造信任危机。此类案例的深度剖析,进一步强化了员工对新型诈骗手段的警惕意识。
在实战应对环节,针对柜面高频场景,培训设置“客户执意向陌生账户转账”“老年人遭遇保健品诈骗”等模拟案例,通过角色模拟强化员工沟通能力。同时结合银行日常服务业务场景,重点传授反诈沟通技巧。学习运用“共情引导法”(“我理解您的心情,但这种情况很可疑……”)和“风险提示法”(“建议您先核实对方身份,我们可以协助联系警方”),在合规前提下有效劝阻客户。围绕“如何识别异常信息、保持冷静应对、引导暴露破绽”三大核心要点,详细拆解“三问三查”关键话术,问清身份:核实对方身份及诉求的真实性;查证信息: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信息来源;延缓行动:避免被情绪操控,拒绝盲目转账。授课老师特别强调:“面对可疑操作,务必保持冷静,第一时间核实信息,切勿被话术牵着走。”并明确“多问一句、多看一眼、多核一次”的“三多”原则,现场演示“您是否认识收款方?”“转账用途能否具体说明?”等关键询问技巧。这种沉浸式演练让员工直观掌握了应对策略,提升话术实战力,现场反响热烈。
此次培训以“案例警示+实战演练”双轮驱动,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反诈识别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参训员工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一方面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筑牢金融反诈防线;另一方面向身边人积极普及反诈知识,共同营造“人人防诈、全民反诈”的社会氛围。
反诈是门“必修课”。它不仅是一次知识充电,更是一次责任强化。未来,我行将持续深化反诈宣传教育,通过常态化培训、情景模拟及案例分享等形式,不断提升员工风险防控意识,同时加强与公安机关、社区的合作联动,为守护客户资金安全和社会金融稳定贡献应有之力。
- 来源:长兴财务运营部 钦志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