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合规为银行价值“上锁”
2025-10-22【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作为扎根县域的金融机构从业者,我们深知信贷风险防控没有捷径可走。与大银行相比,我们缺数据、缺系统、缺专业人才,但靠着对乡土人情的深刻理解,摸索出一套接地气的防控措施。作为一名由杭州联合银行主发起设立的长兴联合村镇银行风险客户经理,我认为以下这些方法或许不够“高大上”,却是实实在在管用的“笨功夫”。
一、贷前调查:把“土办法”变成“防火墙”
1、“三轮走访”制度
第一轮熟人摸底:通过村干部、村医、小卖部老板等“关键人”,了解借款人的真实口碑、家庭关系和日常消费习惯。
第二轮场景还原:到借款人经营现场看三个细节,一是仓库货物积灰厚度(判断实际经营频次);二是手机支付记录(验证流水真实性);三是家庭用电量波动(佐证生产规律)。
第三轮交叉验证:要求借款人提供三种不同类型的证明人(如供货商、客户、邻居),分别进行背对背访谈。
2、“四看三问”工作法
四看:看房前屋后(是否堆放闲置设备)、看厨房冰箱(判断生活水平)、看手机屏幕(是否安装赌博APP)、看交通工具(新旧程度与收入匹配性)。
三问:问生产成本、问销售渠道、问应急方案。
3、“五不贷”红线原则
一是家庭矛盾突出的不贷(夫妻分居、子女不孝等易引发资金挪用);二是有不良嗜好的不贷(麻将馆常客、手机游戏充值大户);三是跨行业经营的不贷(养鸡户突然要开民宿);四是过度包装的不贷(材料过于工整、公章簇新);五是说不清用途的不贷(含糊回答“周转用”、“急用钱”等)。
二、风险评估:用“笨功夫”算“明白账”
两本账交叉验证法。明账:审查财务报表、银行流水、纳税记录等正式材料。暗账:通过三个渠道还原真实经营情况,一是比对物流单据;二是抽查微信收付款;三是测算生产耗材。
三、贷后管理:让“老规矩”长出“新牙齿”
两查两访监控体系。两查:一是每月查水电费(生产型企业用电量波动超过20%);二是定期做好贷后征信查询(关注新增贷款、担保情况)。两访:一是节前必访(春节、中秋前核查存货及资金动向);二是灾后必访(暴雨、疫情等突发事件后24小时内现场查看)。
风险防控没有终点,信贷风险管理,说到底就是用“笨功夫防小问题”。把贷前调查做实到田间地头,把贷后管理细化到柴米油盐,把制度执行严苛到“六亲不认”。我们或许没有先进的风险模型,但靠着“每月多跑五里路,每天多问三句话”的笨办法,同样能守住风险底线。
- 来源:长兴风险合规部 黎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