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沪农商村镇银行:积极开展2025年“敬老月”活动 暖心敬老金融护老
2025-10-28【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 深化践行“养老金融”,创新打造“敬老服务”。2025年“敬老月”的暖流悄然浸润着上海崇明的街巷里弄。上海崇明沪农商村镇银行怀揣着对老年群体的深厚敬意,以“暖心敬老、金融护老”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金融知识宣传与敬老助老活动。从窗明几净的营业大厅到“烟火气”十足的社区广场,从乡音袅袅的科普课堂到一对一的贴心指导,该行用专业与温情编织起一张守护老年金融安全的防护网,让金融的温度与智慧如同秋日暖阳,洒满千家万户。   - “阿婆,您晓得收到陌生电话说中奖了,该咋办不?”“爷叔,这张钱您摸摸看,真钞的纹路是有凹凸感的……”在社区广场和街巷里弄,这样带着浓浓乡音的对话成了“敬老月”里最动人的旋律。为了让金融知识真正走进老年群体的心里,该行深入调研本地老年客户的需求痛点,梳理出“基础金融知识+风险防范+便民服务”三大科普模块,像剥茧抽丝般把防范电信诈骗、识别假币、存款保险制度、个人征信保护、养老理财选择等核心内容拆解成易懂好记的“知识点”。考虑到许多老年居民习惯用方言交流,该行工作人员特意组织熟悉本地话的员工录制“方言科普素材包”,将“个人信息保护”说成“自家的身份证、银行卡号不能随便告诉别人”,把“电信诈骗常见手段”转化为“有人打电话说您的孩子或家人出事要打钱,一定要先打电话问清楚”,配上邻里间真实发生的案例,让专业知识褪去生硬的“外衣”,变成老年居民们听得进、记得牢的“家常话”。   - 在该行长兴支行的营业大厅里,这份用心更是随处可见。等候区的电视屏幕上,循环播放着方言版的防诈骗小短片,画面里的“骗子”说着熟悉的腔调,演着生活里可能遇到的骗局,引得等候办理业务的阿公阿婆们时不时讨论几句:“这个套路我前阵子差点碰上!”填单区的柜台上,摆着印有方言注解的业务指引卡,“定期存款”旁边写着“存一笔钱,到期能多拿点利息,稳当!”;自助服务区旁,该行工作人员主动上前,扶着老花镜看不清屏幕的老年客户,用方言一步一步教他们操作:“您看,点这个绿色的‘取款’按钮,再输密码,慢慢来不急的。” - 比起厅堂里的“固定课堂”,走出网点的“移动讲堂”更添了几分烟火气。清晨的公园晨练结束后,支行工作人员扛着宣传展架来到凉亭下,刚把“防范养老诈骗”的漫画手册摆出来,就围拢来一群打太极、热爱健身的老年居民。“阿姨,您上次说有人推销‘保健品能治病还能返钱’,那就是骗局呀!”支行工作人员扯着嗓子用方言喊,怕远处的老人听不清,还特意配合着手势比划,“他们就是先给点小恩小惠,等您买了高价东西,人就跑啦!”菜市场门口更是热闹,提着菜篮子的阿婆们驻足停留,接过印着方言口诀的防骗折页,七嘴八舌地问起来:“那收到短信说银行卡冻结了,要点链接解冻,是假的咯?”“我家老头子爱玩手机,咋教他别点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支行工作人员笑着一一回应,把专业建议藏在“您让叔叔有不懂的就来网点问我们”“平时多和子女念叨念叨”的贴心叮嘱里。   - 这样的场景在该行营业部同样上演着。有位独居的阿婆来补办银行卡,说起自己前几天差点被“冒充客服”的骗走钱,眼眶都红了。营业部工作人员赶紧搬来椅子让阿婆坐下,用软糯的本地话慢慢安慰:“阿婆您别怕,现在知道了就好,以后接到陌生电话,不管说啥,先挂了打银行客服核实,或者来网点找我们,我们天天都在这儿呢。”说着还在阿婆的手机上存下网点电话,又画了张简单的“防骗步骤图”塞给她:“您看,第一步挂电话,第二步找家人,第三步来银行,记不住就拿出来看看。”阿婆攥着那张画,连连说:“你们比自家小辈还耐心,有你们在,我们心里踏实!”   - 这场跨越厅堂与社区的“方言科普”,打破了金融宣传“你讲我听”的刻板模式,变成了一场场心与心的对话。老年居民在熟悉的乡音里放下戒备,把藏在心里的疑惑一股脑儿说出来:“银行卡丢了补办要带啥?”“养老钱存定期好还是买理财好?”“手机支付咋设密码才安全?”该行工作人员则像自家晚辈般耐心倾听,用老年居民最易接受的方式答疑解惑,让金融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术语,而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 - “敬老月”的活动虽已渐入尾声,但这份对老年群体的关怀早已融入该行金融服务的日常。那些印着方言的宣传册还在网点显眼处摆放着,厅堂里的方言提示音依旧循环播放,该行工作人员见到步履蹒跚的老年居民,还是会习惯性地上前扶一把,多问一句“您要办啥业务,我帮您”。 - 上海崇明沪农商村镇银行深知,敬老护老不是一时的活动,而是长久的承诺。未来,该行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把金融服务的触角伸得更远,让专业的金融知识配上贴心的“家乡话”,让老年客户在每一次服务中都能感受到尊重与温暖。因为他们懂得,金融的温度,不仅在于精准的业务办理,更在于对每一位老年居民的用心守护,让每一分养老钱都安稳,让每一位老人都安心,这便是“暖心敬老、金融护老”最生动的注脚。 
- 作者:崇明沪农商村镇银行 沈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