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九银村镇银行:端午主题“社银”联动纪实一和二
2025-05-30【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纪实一
端午粽叶飘香时,一场承载着传统文化与金融温度的活动在泰山社区温情上演。南京六合九银村镇银行深度联动泰山社区,以“包粽传情+金融惠民”双主线,将节日慰问与社会服务有机融合,生动诠释村镇银行扎根基层、服务民生的社会互动职能。
指尖粽叶传民俗,银社共话邻里情
活动现场,九银村镇银行员工与社区工作者、片警、老党员围坐成“同心圆”,在粽叶翻飞间展开民俗交流。银行员工主动分享金融行业的端午趣闻,社区老党员则讲述改革开放初期“一把糯米包全家幸福”的端午记忆,年轻职员用手机记录传统包粽手法并制作成防诈骗科普短视频。当百余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在蒸锅中腾起热气时,银行工作人员同步开展“端午民俗与金融安全”微课堂,以“粽子馅类比投资风险”的趣味比喻,向居民讲解非法集资的隐蔽性特征,让传统文化与金融知识在互动中自然渗透。
走街串巷送暖意,金融服务“零距离”
慰问小组携带亲手包制的粽子与食用油、大米等物资,走进社区独居老人、残障家庭家中。在78岁的退休教师王奶奶家中,银行客户经理不仅细致记录其养老金领取需求,还现场演示手机银行“适老化”操作流程;针对听力障碍的李大叔,工作人员用图文并茂的防诈骗手册,逐字讲解“虚假养老投资”的常见话术。每到一户,慰问小组都留下“九银便民联系卡”,卡片背面印着24小时金融咨询热线与社区网格员联系方式,形成“银行—社区—家庭”三方联动的服务闭环。在困难群众陈大哥家中,银行行长主动对接其农产品销售渠道需求,现场联系本行普惠金融部制定助农贷款方案,让节日慰问成为精准服务的起点。
长效联动筑根基,金融活水润社区
此次活动特别设置“银社共建签约仪式”,九银村镇银行与泰山社区签订《年度惠民服务备忘录》,明确设立“社区金融服务日”(每月15日)、共建“老年金融学堂”、开发“社区商户专属信贷产品”等六项长效机制。银行同步捐赠的“金融知识流动书架”已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落地,书架陈列的《防诈骗漫画手册》《理财入门图解》等读物,搭配银行员工自制的二维码语音讲解贴,为居民提供“扫码即学”的便捷金融教育。社区党委书记在活动结语中感慨:“九银银行不仅送来粽子,更把金融服务的根扎进了社区土壤,让传统节日有了新时代的民生温度。”
从包粽桌上的民俗传承,到入户走访的精准服务,再到机制化的银社共建,南京六合九银村镇银行以端午为契机,将金融机构的社会互动职能拆解为可触摸的民生细节。当粽叶的清香与金融服务的暖意交织在社区街巷,这场活动已超越节日慰问的范畴,成为基层金融机构融入社区治理、激活民生服务“神经末梢”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银社联动的持续深化,“金融为民”的理念将如端午的粽香般,在社区生活中久久回甘。
纪实二
端午将至,粽香传情。为回馈新老客户支持,增进社区情谊,5月27日上午,南京六合九银大厂支行举办“粽情端午 储福万家”首届包粽子比赛,以传统民俗活动为纽带,搭建金融服务与温情互动的桥梁。
预热筹备:双向联动拉满期待
支行全体员工提前通过朋友圈预热、电话精准预约,邀请新老客户共赴端午之约。活动当日,50余新老客户与扬子四社区居民朋友齐聚现场。支行精心布置活动场景,粽叶、糯米、蜜枣等食材整齐陈列,简约而热闹的氛围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息。
活动现场:民俗体验与金融服务交融
活动伊始,大厂支行向到场嘉宾介绍银行性质、储蓄政策,以及本次活动“以粽为媒,传递金融温度”的初衷。随后,主持人详细讲解包粽子比赛规则与奖项设置,参赛选手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包粽子环节中,参赛者手法娴熟或略显生涩,却都饱含热情——卷粽叶、填糯米、裹蜜枣、系棉线,指尖翻飞间,一只只棱角分明的粽子陆续成型。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客户们一边切磋包粽技巧,一边交流储蓄心得,不少居民感慨:“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贴心,让我们感受到了银行的人情味。”
活动成效:温情收官传递长久心意
此次活动不仅让客户体验了传统民俗的乐趣,更拉近了支行与社区、客户的距离。现场氛围热烈有序,员工服务热情周到,客户参与度与满意度双高。大厂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以多元化活动为载体,将金融服务融入民生场景,为客户“储”蓄幸福,为社区“储”满温情。
端午安康,粽香传福。南京六合九银大厂支行愿与您携手,在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中,共赴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之旅!
- 来源:南京六合九银村镇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