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浙江平湖工银村镇银行党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一体推进“三不”和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银行业协会的要求,统筹协调推动,积极主动作为,扎实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提升金融反腐内生动力,以清廉文化引领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建设清廉金融文化的意义
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有助于广大金融从业者特别是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取向,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
加强清廉文化建设,是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嘉兴作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入选全国首个跨省域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其金融业总体实力、抗风险能力、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作用显著增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金融业行稳方能致远。必须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以持续深入的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保障全市金融业长治久安。
二、提升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建设清廉金融文化,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使廉洁文化意识内化为从业人员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外化为金融行业良好清正廉洁的文化氛围,增强从业人员的精神力量,促进廉洁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制度育廉,增强清廉文化约束力。从制度入手,发挥“他律”对“自律”的基础性约束作用,织密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网,使党员干部、全体员工有规可依、有矩可循。全面梳理银行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业务操作流程,从制度、流程、系统和机制上规范权力运行,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有效防范廉洁风险;坚持“实质重于形式”,推行平时讲廉、任期诺廉、年度述廉、离职溯廉的“四廉”管理机制,推动管党治党、依规治行及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推行谈心谈话制度,定时开展任前谈话、诫勉谈话和廉政谈话,坚持“三个必谈”,即群众有反映时必谈、职务调整时必谈、个人发生重大事项时必谈,对党员干部进行及时有效的提醒;放大考核机制效应,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整体考核体系,营造“守纪也能创造价值、违纪必须付出代价”的清廉文化氛围。
教育促廉,增强清廉文化感染力。开展常态化廉洁文化教育,用清廉金融文化理念引导教育员工,促进干部职工廉洁意识的巩固提升。坚持全员教育,把全员纳入党风廉政教育的范畴,通过召开教育警示大会、党风廉政教育课等形式,让廉政文化走进全行员工心间。坚持重点教育,针对中高层、信贷条线等重点岗位人员,通过行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举行专题讲座、召开工作例会等方式,形成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重点岗位自觉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坚持日常教育,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警示案例等纳入日常学习内容,常态化利用三会一课、晨夕会等开展学习,让党员干部职工受到教育、受到警示、感到震撼。
宣传倡廉,增强清廉文化渗透力。建立宣传引导矩阵,统筹利用好各类传播窗口,如微信公众号、内刊、各类杂志报刊等,搭建全方位、立体化、广覆盖的宣传矩阵,凝聚廉洁正能量。敲响节前廉洁“警钟”,逢重大节日必发廉洁提醒,打好廉洁“预防针”,严防“节日病”,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