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对金融领域的反腐败力度不减,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村镇银行作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也存在诸多问题,加强清廉文化金融建设对维护良好金融政治生态、保障村镇银行稳健安全的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金融领域的犯罪形式、村镇银行的内部问题以及金融案件引发的风险,阐明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从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内部企业文化、完善内部机制建设、加强监督和惩罚机制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建设村镇银行清廉金融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村镇银行;清廉;金融文化
1.引言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明确把“廉洁”深化到价值观层面。清廉文化古来有之,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清廉金融文化是指将清廉文化在金融领域的拓展,是持续积淀和涵养良好的金融政治生态,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确保经济金融平稳健康运行。村镇银行经过15年的发展,坚持“三农”和“小微”,丰富和完善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但是结合近几年的发展情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存在不少内外勾结违法放贷的现象。在这新形势下,村镇银行加快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2.加强村镇银行清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中国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问题研究白皮书(2018-2020)》,近三年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审结件数呈上升趋势。从罪名分布来看,排名前四分别为诈骗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职务侵占罪、受贿罪。根据南财智库21资管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银行业罚单拆解报告》,2020年村镇银行共收到罚单412张,罚没金额7239.87万元。这主要是因为村镇银行的客户以三农、个体工商户为主,这些客户融资渠道少,金融意识薄弱,再加上村镇银行内部控制不严密,贷款产品单一,小额信保类贷款以“人为”判断为主,很容易成为内外勾结骗贷的重灾区。村镇银行的干部、员工一旦突破清廉必然集中在信贷业务,会带来以下几个风险:
一是给村镇银行带来经济损失。一方面是因为村镇银行本身规模小、运营成本高、资本收益率低、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出现清廉风险,通常与内外勾结、违法发放贷款并存,导致信贷资产出现损失,后续不良贷款处置缓慢,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严重影响经营利润。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个情况下,员工士气易受挫,团队凝聚力下降,甚至收紧贷款政策,出现“有客户不敢贷”的现象,使经营业绩进一步下滑。
二是给村镇银行带来声誉风险。清廉金融文化是一个银行工作作风、价值观的体现。一方面是因为一旦村镇银行发生金融案件很快就会在网络媒体上曝光传播,将使得社会公众对村镇银行的管理能力、公信力、安全性产生怀疑,如果涉案金额巨大甚至可能会引发挤兑风险。另一方面是因为村镇银行本身存在社会认可度低的短板,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家私人银行,会通过百度等平台搜索单位信息,负面新闻的存在不利于村镇银行的业务发展。
三是给村镇银行带来监管风险。依法合规经营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规范银行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风险的重要前提。银行能否长期获得监管部门的正面评价至关重要,也关系到银行是否可以赢得公众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获得更好的效益。而清廉风险导致的犯罪行为,不仅仅会招致监管的巨额处罚,还会失去监管部门的信任,导致业务准入受限,新产品开发受阻,整个村镇银行的发展规划无法继续实施等后果,会对银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伤。
3.加强村镇银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对策
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与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要求不谋而合,要建立长效、高质的清廉金融文化,就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要靠法律法规、靠银行内部的规章制度的外部约束,也要靠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银行的内部文化氛围。只有以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为载体,筑牢思想和文化基础,形成社会外界和银行内部都广泛认可的企业文化,加强对村镇银行的各层级人员行权的监督制约,才是固本清源,保证村镇银行健康、稳健发展的根本之策。
3.1党建引领,加强清廉建设。一是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党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重要思想,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提高党性认识,引导员工自觉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牢固树立红线意识。二是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模范,带动其他员工看齐。
3.2内外结合,树立企业文化。第一,对内要以人为本,加强合规、清廉教育。一是加强信贷、财块、风险等条线的业务学习,促进各项业务合规开展,二是通过员工行为规范学习、以案说法的案例警示教育,提高合规操作、遵章守法的意思,三是丰富清廉文化内涵,通过主题演讲、知识竞赛、参观党风廉政建设的展览等活动,提升教育维度和深度。通过完善清廉文化教育体系,将理论实践相结合,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清廉从业的价值观,打造具有村镇银行特色的清廉金融文化品牌。第二,对外要向社会公众开承诺“阳光办贷”,提升信贷质效。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营业网点宣传屏、自媒体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办贷”金字招牌,树立文明办贷、限时办贷、依法办贷、清廉办贷的形象,并公开透明办贷流程,提供公平、公开、高效的信贷服务。坚决杜绝与资金掮客、第三方信贷中介等合作的现象,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营造清廉从业的氛围。
3.3完善内部机制建设。一是明确内部工作责任、岗位责任,加强关键岗位的授权、分离制度,对关键岗位开展轮岗、强制休假等措施防范风险。二是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得各项制度适用范围有清晰的界定,可执行性强,完善制度执行效果的信息收集和传导反馈机制,周期性对制度进行评审、修订。三是以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为核心,加强业务部门、审计部门、风险管理部们和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加强联动,规范制度及流程,协作查找制度机制漏洞,从业务条线入手巩固各业务防火墙。四是完善员工行为制度,除业务制度外,还需完善员工准入、行为规范等员工行为制度,及时掌握员工行为动态,如每年开展员工谈心谈话、家访、征信核查、犯罪行为排查等。
3.4加强监督体系建设。一是要结合条线常规专项检查、内部审计开展内部监督,同时畅通内部匿名举报制度,鼓励员工相互监督、及时上报他人异常行为。二是加强员工行为规范管理,根据风险预警模型对员工异常消费行为、员工与客户之间的资金往来、员工资金大额流动等现象开展常态化预警检查。三是主发起行应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督,建立定期检查和飞行检查机制,甚至对信贷业务开展替代式检查,并深入基层向村行员工谈心谈话,了解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是否存在违规、违法行为。
3.5加大整改处罚力度。一是要做到有问题必有整改,对风险关键点按季开展排查并边整改边检查,对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整改,对屡查屡犯的问题加强回头看、加重处罚。二是对严重违规行为,一定要秉公处理,让违规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才能够具有警示作用。三是实行清廉问题一票否决制。无论是领导班子、中层干部还是普通员工,一旦出现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与贷款中介合作等清廉问题,一律辞退,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让员工不敢腐,不想腐。
4.结束语
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事关大局,对维护良好金融政治生态、保障村镇银行稳健安全的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村镇银行要把握好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同内控合规建设相结合,多角度、多方位塑造从业人员清廉价值观、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打造风清气正的金融环境,为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安全稳健运行提供坚强保障,防范金融违法违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