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金钱心理学 掌握财富的密码

2024-08-16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 作为一名由杭州联合银行派驻长兴联合村镇银行的行长,本人闲暇之余比较喜欢阅读。最近网上有一个段子,中产返贫三件套:“房贷过千万、配偶不上班、子女去留学”;我们害怕货币贬值,但却在盲目投资中亏损本金;我们追求豪车豪宅,却为此背上高额负债;面对自媒体上不断贩卖的焦虑,我们该如何应对?在这个时代下,我们应该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财富观?我想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比如这本《金钱心理学》。

    为什么金钱要与心理学放在一起呢?因为每个人对世界的运作方式都有独一无二的体验,不同的人因为所处环境、成长经历、家庭状况、国家文化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金钱观。对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金融教育的普通人来说,凭借更加依赖心理学知识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样可以走向富裕,至少避免贫穷。从别人的成功和失败中总结出的经验具有迷惑性,因为运气和风险同时存在,本书的目的就是教会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它可能并不是收益率最高的那种,但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虚荣越少,财富越多。中产返贫的最大原因,是没有把握好致富与守富之间的关系,致富需要的是冒险精神,乐观心态以及放手一搏的勇气。每一个高收入者,在创造收入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在守富环节,很多人缺少了谦逊和敬畏之心。攀比、炫耀、妒忌这些人特有的负面特质,会让人无法克制花钱的欲望。我们总是希望通过豪车豪宅奢侈品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赞赏,但事实上,从心理学的角度,别人往往会跳过敬仰你这一步,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觉得你的财富不值得羡慕,而是因为他们会把你的财富当作标尺,转而表达自己渴望被爱慕与敬仰的愿望。因此这种对爱慕和敬仰的期望,实际上并不存在,反而是在与人相处时表现的涵养更能得到爱慕和敬仰。花钱可以收获快乐,但是快乐会不会因为收入的提升而变得更难满足,心态的调整可能会比你的收入增加对于财富的影响更加重要。

    利用财富来获取对时间的掌控。经常有人会问,不能花钱,那赚钱有什么意义。存钱不需要特定的理由,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一连串的意外组成的,没有特定用途的丰厚储蓄可以为意外提供对冲。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金钱是被铸造的自由” ,财富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红利就是在任何时候都有自由的权力。这个时代,收入的提升越来越需要我们牺牲自由了,用自由换来的收入不转为财富,为自己的未来换来更大的自由;或者为了财富过度地牺牲现在的自由,都是没有意义的。很多人喜欢超额消费,很多人喜欢追求高收益投资,很多人过度追求房产的增值,但却忽略了人可能不会一直成功这样的事实,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留下一些容错的空间,就像存钱。容错空间通常看起来像一种保守的防御措施,因为一定存在因为保留容错空间导致的收益损失,但它能让你继续留在游戏场上,为你的错误买单,帮助你获得对时间的掌控。

    用能让你睡踏实的方式来理财。投资的方式有很多,股票、债券、房产、储蓄都是好的投资,我们喜欢读名人获得财富的故事,这非常有必要。身边也不乏一些投资有道的榜样,我们在学习其他人的“成功”时,也要保持警醒,不要夸大赢家的聪明,也不要对输家过分苛责。书中教我们以“让自己晚上睡踏实”做为投资决策的通用判断标准。合乎情理胜过绝对理性,在大部分情况下做出合乎情理的决策,比追求绝对理性的效果更好。如果你想提高投资回报,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拉长时间,时间是投资中最强大的力量,它能让微不足道的事物成长壮大(复利),而让重大错误的影响渐渐消失(对冲和分摊)。而长期主义的前提是喜欢和适合,所以找到一个能让你长期坚持的方法比所谓正确的方法更加重要。有人通过炒股获得了高回报,这些人除了运气外,还有对股市波动监测的付出(技术),以及对于亏损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你没有,但却羡慕别人的成功,或者觉得如果不跟着炒股会让你损失这段时间可能的高收益,选择了盲目跟风,那就只能祈祷运气了。

    关于悲观主义。看完这本书,会让人有一个疑问,作者是不是过于悲观了,难道财富的密码就是存钱和省钱?作者承认,从适合的角度来说,他确实是这样选择的。悲观主义比乐观主义更容易吸引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悲观言论对人的吸引力更甚。在自媒体盛行的今天,我们看到了太多悲观的论调,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权力,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是不完整的,但是他们却会编织完整的故事来弥补其中的空白。我们对于这些悲观论调要保持警醒,不要陷入别人编制的悲观情结中。如果我们可以相信人类社会终将会变得更好,不要轻易被一些短期因素影响,作出不合乎情理的决策,哪怕只做一个被动投资者(仅储蓄),我们也会因为复利的存上,获得财富增长。而本书留给我们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给了我们一个普遍可行、合乎情理的方法,让我们思考什么是适合自己的金钱观。

    最后把这个方法告诉大家,每个人的目标和愿望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你过去的决定越极端,你的未来就越容易感到后悔。无论在工作生涯的哪个节点,都要定下这样均衡的目标:每年做好适中的储蓄,给自己适度的自由时间,让通勤不超过适当的时长,至少花适量的时间来陪伴家人。这样一来,即使这些方面中有哪一项走向了极端,你也更容易坚持自己的计划,降低未来后悔的可能。


  • 来源: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行长室 凌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