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上松江富明村镇银行在方锋炜董事长的带领下参访了位于泗泾古镇的上海市首批革命文物、松江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相伯故居。
马相伯(1840年4月7日-1939年11月4日)江苏丹阳人,著名教育家、政治活动家。马相伯早年来到上海,进入法国耶稣会学校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后任徐汇公学校长,并投身洋务运动。1900年前后马相伯先生深感国家富强需培养人才,遂毁家兴学,创办震旦学院(后改名震旦大学)和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并亲自授课。九一八事变后,91岁高龄的马相伯老先生,马相伯投身救亡运动,呼吁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并发起组织江苏国难会、不忍人会等爱国救亡团体。他发表《为日祸告国人书》,主张“立息内争,共御外侮”,并亲自挥毫作榜书、对联义卖支援抗日义勇军。被誉为“爱国老人”。
员工们跟随着董事长的脚步迈入马相伯故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宁静而古朴的宅院,木质门窗,青瓦白墙,虽经历岁月的洗礼,却能看出当年的精致与韵味。随着轻轻的脚步声,马相如的一生在员工面前徐徐铺开。展厅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少年求学、教育救国、抗日救国、著述成就四个篇章,以江南元素和多样的展陈形式展示马相伯的爱国之心、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而在众多的展品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马相伯教育救国中,展示的对于教育事业极大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毅然将祖上遗留的松江、青浦等地的3000亩良田及家产全部捐出,作为创办震旦学院的办校基金。震旦学院开创了中国新式民办大学的先河,推动了教育领域的革新与发展,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雨声零星,拍打故居青砖绿瓦,虽不刺耳却令人荡漾,员工们耳中回荡着马相伯老先生那句令人振聋发聩的“我只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马相伯老先生亲历了太多中国近代的失败,从战争到洋务运动,再到教育……很遗憾他没能等到中国彻底开眼的那天,但若不是像马相伯老先生这样心甘情愿“叫”的革命先驱,中国可能还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觉醒。
这位伟大的老人,把毕生的财产无私奉献给了教育,与抗日救亡,他走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为后代留下,但是他赢得了世人的遵照。正值教师节之际,致敬伟大的教育先驱,感念革命救亡不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职业荣誉感。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将发扬富民惠民的“富明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耕金融宣教活动,加强与社区共建共联,持续推进金融知识进社区,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的发展理念,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