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金交易场景依然不可或缺的当下,假币流通不仅损害公众财产安全,更威胁金融秩序稳定。2025年5月12日,遵义红花岗富民村镇银行聚焦现金服务风险防控,组织现金岗位全员开展假币识别与收缴专项培训,以“理论+实操”双轮驱动,培养一支识别假币的“尖兵队伍”,为客户资金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多维剖析:揭秘假币“伪装术”
本次培训,财会科技部反洗钱岗李婷以人民币防伪特征为切入点,深度解析八项核心防伪技术:光变油墨随视角变色的神奇效应、胶印缩微文字的精密工艺、隐形面额数字的光学奥秘......通过高清影像对比与实物演示,让参训人员直观掌握真币鉴别要点。更针对当前假币变造新趋势,系统拆解“伪装术”:一是“一揭二补”陷阱:不法分子将真币一分为二,拼接假币局部,利用民众对正面图案的熟悉心理实施欺骗;二是“挖补移花”伎俩:挖去真币光变油墨数字,替换为无变色功能的伪造数字,考验肉眼与设备双重鉴别能力;三是“裁切嫁接”手段:裁掉真币部分区域,粘贴假币补足尺寸,导致冠字号码横竖错位、水印残缺。培训特别强调,面对隐蔽性极强的变造币,需综合运用“看、摸、听、测”四步法,结合专业验钞设备,形成全方位鉴别体系。
规范流程:筑牢收缴“安全网”
除技术识别外,李婷还重点培训规范假币收缴全流程操作。通过情景模拟与案例复盘,明确“双人当面收缴、当场加盖戳记、出具统一凭证、告知申诉渠道”四大核心要求:一要双人核验:必须由两名及以上业务人员协同完成收缴,确保流程公正透明;二要现场标记:在假币正面水印窗及背面中间位置加盖清晰“假币”戳记,防止二次流通;三要凭证规范:出具《假币收缴凭证》时,详细填写冠字号码、面额、收缴时间等信息,加盖业务公章,保障收缴行为合法合规;四要权益告知:主动向被收缴人说明有权在3个工作日内,持凭证至人民银行授权的鉴定机构申请真伪鉴定,充分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以练促学:锻造服务“硬实力”
培训现场设置“真假币实操鉴别”“突发场景应急处置”等实战环节,参训人员通过分组比学、交叉点评,在切磋中提升技能。新入职柜员小杨感慨:“原以为看颜色、摸凹凸就能辨别假币,没想到变造币的手段如此复杂,这次培训的‘干货’让我对现金业务更有底气了!”“假币识别与收缴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责任担当。”财会负责人在总结中强调,“每位员工都要成为现金服务的‘守门人’,既要练就‘火眼金睛’,更要严守制度红线。”
长效护航:升级服务“新高度”
此次培训是遵义红花岗富民村镇银行强化现金服务质效的缩影。未来,该行将持续深化“理论培训+技能比武+日常抽检”三位一体的能力提升机制,定期开展现金服务“回头看”,确保制度执行零偏差;同时,计划走进社区、乡村开展“反假币知识大讲堂”,通过案例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提升公众识假防假意识,从源头压缩假币生存空间。
以专业铸就信任,以责任守护安全。遵义红花岗富民村镇银行将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打磨现金服务品质,用精准的鉴别能力、规范的操作流程、温暖的金融服务,为客户的“钱袋子”保驾护航,书写普惠金融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