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市场波动的背景下,银行催收工作面临的压力显著攀升。部分客户因经营受挫、收入缩水等原因难以按时偿还贷款本息,这不仅直接影响银行资产质量,更对风险管控体系的及时性与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由杭州联合银行主发起设立的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基层客户经理,在泗安支行工作期间,对不良清收工作有几点心得感悟,通过案例分享如下:
催收工作的核心挑战,经济下行期的风险考验。以借款人黄某的案例为例:其原为个体粮油店经营者,在我行申请50万元经营性贷款,由本地居民谢某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贷款初期还款情况良好,但近期连续多月出现利息逾期(还款日为每月20日)。经核查发现,黄某已将粮油店交由儿子经营,自身转至纺织厂上班工作,收入结构从经营所得转为固定工资(月底发放),现金流节奏发生根本性变化,直接导致还款能力与还款计划出现错配。
实战技巧,从突破沟通壁垒到实现回款的关键动作。面对借款人主体变更、收入周期与还款日错配、他行贷款已逾期(存在多头融资风险)等复杂情况,催收工作初期遭遇明显阻力——黄某多次拒接电话,刻意逃避沟通。为打破僵局,客户经理调整策略:通过走访联系锁定其工作日活动轨迹(纺织厂上班),精准调整催收时间,同步结合电话、短信等多渠道持续联系;同时联动村委工作人员,借助基层组织的公信力与协调力促成有效沟通。最终,黄某承诺并践行每月月底前缴纳利息,阶段性化解了逾期风险。
严守合规底线,强化贷后预警与全流程管控。本案例中,通过贷后检查及时捕捉到借款人他行贷款逾期、经营主体变更等关键信号,为快速介入、主动降险赢得了时间。在沟通中,我方明确告知黄某其他行逾期记录已影响个人征信,若我行贷款违约将依法追究担保人责任,既释明法律后果,又坚守合规话术边界。针对黄某提出的贷款到期无力偿还问题,我方坚持“利息优先、盘活为本”的原则:一方面要求其按时缴纳利息以维持贷款状态正常,另一方面提前协商到期还款方案,推动贷款风险逐步化解。
不良清收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持续跟进,以灵活应变的策略破解僵局。这一过程不仅是对欠款的追索,更是对客户经理沟通艺术、风险预判能力与心理韧性的综合考验。唯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炼方法,才能在合规框架内实现催收效能最大化,为银行资产安全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