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村镇银行试点10周年 金堂汇金村镇银行加快改革转型步伐

2017-01-17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       日前,四川省银行业协会村镇银行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成都召开。四川银监局农二处副处长杨祎在会上表示,村镇银行要切实防范风险,提升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能力,同时做好发展规划,有力推动村镇银行的发展。

          四川省作为中国西部农业大省,如何补齐农村金融短板,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历来备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自2006年国家正式启动村镇银行试点工作以来,四川省已陆续组建数十家村镇银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成立于2010年的金堂汇金村镇银行就是四川省村镇银行近年来快速稳健发展的一个缩影。

    明确村镇银行定位 2016成绩好经验足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何结合发展实际,做好市场定位十分重要。“金堂县的涉农小微企业较多、城镇化率高、离正在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较近,结合这些特点,我们明确了‘小微三农银行、社区银行、互联网金融银行’的市场定位”金堂县汇金村镇银行行长吴鲜平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据他介绍,截至2016年末,汇金村镇银行资产总额51.34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为15.84亿元;负债总额47.11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30.57亿元;当年利润总额5833.81万元。下设5个营业网点,业务覆盖金堂县各个乡镇。经过六年发展,金堂汇金村镇银行在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方面累积了大量经验。

    加快改革转型步伐 不断创新业务品种

    为拓宽融资渠道,有效解决农民、农村企业贷款无有效抵押物的难题,该行先后推出“汇金豆”小额信用贷款、“汇金果”个人信用贷款、林权抵押贷款、股权(股票)质押贷款等创新信贷产品,为促进当地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其他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吴鲜平向我们详细介绍到,“汇金豆”小额信用贷款主要用于满足其在综合消费和经营周转中急需的资金周转贷款,授信金额不超过5 万元(含)。而“汇金果”个人信用贷款主要针对信用记录良好的中高端客户,以无担保方式发放,其贷款额度最低授信额度为10万元,最高为单户授信200万元。“这类贷款的审批流程快捷,最快一天就能办好,利率也低,极大方便了有需求的农户”他解释说。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金堂汇金村镇银行也在不断创新产品模式。“比如,现在你的芝麻信用得分超过600分,你就可以只提供身份证,在这里贷到花呗额度5倍的金额。”吴鲜平说,相比其他大型银行,村镇银行更灵活、更接地气,可以根据县域经济发展需求来不断更新产品。

     

    结合实际落地“精准” 推进支农扶贫新模式

    农业生产信贷资金供需矛盾是村镇银行首先面临的“疑难杂症”,为此,金堂县汇金银行深入调研分析县域农业发展状况,开展支农政策研究,争取各方支持,突出“精准”要求,选准突破口,寻求政策、机制、模式创新,大力推动与搭建支农扶贫金融支持平台,探索精准支农扶贫新模式,力求支农扶贫最大效应和可持续。

    经过多方分析,汇金村镇银行最终确定了包括“突破支农再贷款使用范围限制,引导龙头企业增大带动效应;银政企担保保险五方联动,打造支农扶贫工作合作平台;落地“精准”,支农扶贫实现区域、产业、企业重点推进“等在内的多种模式的“精准”支农扶贫模式,为广大农户、合作社、小微企业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

    2016年7月20日,汇金村镇银行承办了金堂县2016年度“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银企互利共赢” 银企精准对接会。全面精准对接与会26户小微、三农企业和农户,就新形势下金融支农的具体落地路径和措施进行沟通交流,开创了金融支持县域小微、三农发展的务实对接、精准对接先河,为四川省其他县域未来的银企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有效模式。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成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强劲,但是农村金融有其必然的特殊性,村镇银行作为解决农村金融难题的主要机构之一,应该不断加快改革转型步伐,为农民、农业、小微企业提供稳健的资金保障和接地气的金融产品。


  • 来源:金堂汇金村镇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