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由于经营波动性大,抵抗风险能力弱,常面临资金供给方不愿意以中小企业提出的条件提供可贷的资金情形,这一现象在农村金融中更为突出。
村镇银行发展离不开员工工作下沉,深入农村农户,同时也需要与先进的小微信贷技术结合,才能支持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村镇银行开设十年以来,吸引了诸多国内外金融企业和资本试水,其中不乏国际知名的小微贷款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与新加坡淡马锡下属的富登金控合作,利用后者全球知名的小微贷款技术,自2011年起规模化、批量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银行发展微型金融之路。
“中行作为主发起行,在人才培训、信息科技、结算体系、运营服务以及流动性保障等方面对于村镇银行给予支持。而富登金融作为合资方,派驻专家长期参与项目日常管理,分享其成熟小微贷款技术,帮助银行丰富产品线。”湖北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行长刘双喜表示。
截至目前,已经制定了适合小微企业和农户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流程,目前服务客户100万,超过9万客户提供贷款服务,户均贷款余额为25万元。共开发了10大类、53种涉农产品,涉农以及小微贷款占全部贷款91.7%,其中,农户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44.4%。
刘双喜认为,这种模式兼顾集约化和本地化,既发挥立足县域的本土化优势,机制相对灵活,流程简单有效,又充分利用集团规模优势,实施相对集中的管控,提供集中统一的专业中后台服务。
“国际先进经验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这种小微贷款技术驱动的模式已经进化到3.0的版本。”刘双喜表示。
经过几年努力,中国银行已经成为批量组建村镇银行最多的银行,其发起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地区分布以中西部为主。截至2016年末,存款余额超200亿元,增速近40%,贷款余额近200亿,增幅超过20%,不良率1.7%,风险整体可控。
不仅如此,国内小微贷款技术有竞争力的浙江泰隆银行和武汉农商行也在通过村镇银行的设立,输出自己的成功经验。
在银监会村镇银行“规模化组建,集约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政策引导下,武汉农商行2011年试点发起“长江系列品牌”村镇银行,首批为广东增城和湖北咸安、赤壁三家长江村镇银行。2013年在总结经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年三十家”的发展目标。2015年进入批量组建实质阶段,同时升级管理模式,专设长江村镇银行管理机构。
截至去年末,武汉农商行已经在广东、云南、海南、广西、江苏、湖北六省获批设立47家村镇银行,覆盖了26家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占比55%。目前已经开业32家,其余15家将在上半年陆续开业。未来将形成“辐射六省、承接东西、集中连片”的长江品牌村镇银行机构布局。
“这种扩张的背后,则是武汉农商行小微贷款技术支撑。”武行农商行副行长邓传忠表示。
电商介入农村金融市场
村镇银行打通了县域金融的最后一公里,弥补了金融供给领域的空白,这也让诸多电商机构看到了机会。
四川一家琵琶汁生产厂商,发挥本地琵琶种植基地优势,生产天然琵琶汁,但受限于区域问题,“叫好不叫座”。但京东看到了商机,邀请其在京东进行销售,结果该公司的琵琶汁在京东平台上供不应求。京东则根据企业经营流水数据提供了相应的金融支持。
多位村镇银行负责人直言,电商加入三农金融市场的竞争,将使得刚刚崭露头角的村镇银行倍感压力。不过在竞争之余,这些村镇银行也谋求与电商企业进行合作。
一家村镇银行发起行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也在探索与电商企业数据合作,既能发挥村镇银行本土化优势,又能嫁接互联网渠道。“毕竟村镇银行更了解农民,也能提供一些电商企业所不掌握的数据,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该负责人表示。
不仅京东,阿里巴巴集团也十分看好农村金融市场。截至2016年,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共在四川设立5家子公司、3家分公司,投资总额31.58亿元,涵盖了B2B、淘宝、支付宝等各项业务。
蕲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行支持本地优势产业如艾草等中药产业,在阿里等电商平台进行产品推广,而银行则直接根据经营予以授信。
“村镇银行资金来源原本有限,同时网点单一,品牌认知度普遍不高,优质农村客户开始尝试电商等新业态,客户需求很难满足,资源流失也是有的。加上银行惠民惠农政策又多,因此,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仍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大问题,需要国家适当政策支持。”一家村镇银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从调查数据看,由于各种成本因素,一般村镇银行成立三年才能勉强做到盈亏平衡,而像中牟郑银村镇银行这样的,还属于出类拔萃。
“村镇银行还需要根据情况,给予不同的政策。”李富贵认为,以中牟郑银村镇银行为例,存款有130亿元,而贷款规模仅79亿元,出现了可贷需求不足,存款难以消化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国家给予“一行多县”的政策,中牟郑银村镇银行也可以服务更多县域的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