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郑银村镇银行是由郑州银行发起设立的一家扎根三农的村镇银行,过去的“小树苗”如今俨然已成为村镇银行体系的翘楚,当地的金融新贵。
数据显示,在其完整运行的7个年度中,净利润从2010年开业之初的727万元,增至2016年的2.6762亿元,实现了36倍的增长。
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中牟郑银村镇银行无论从资产总额、存贷款余额、利润都在村镇银行中位居全国第一,也是全国首家资产和存款双超百亿元的村镇银行。
无限风光的背后,则是中牟郑银村镇银行专注“扎根农村、支农支小”的独特文化。
“成立之初,我就明确提出要办"农民自己的银行",这也与监管思路一致。这就要求银行必须了解农民、了解农村、了解农业经济的运行规律,真正把根扎在农村,把服务做到农村。”65岁的行长李贵福表示。
李贵福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在创办中牟郑银村镇银行前,曾在当地农信社工作。长期扎根基层,深知农民所需所想,善于思考的李贵福坚定看好农村金融的广阔前景。
开业之初,中牟郑银村镇银行总部设在了中牟县城。为贴近农村农民,李贵福不久后便把总部搬到距离县城十余公里的官渡镇。随后,在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行成为河南省首家实现县域乡镇网点全覆盖的村镇银行。
李贵福要求总部和各支行都成立“三农业务部”,要求机构业务全面下沉,设立“三农服务”客户经理队伍,实行分片包村负责制,建立客户经理走村串户工作日记。未设服务网点的地方,也要求客户经理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分包村庄,办实实在在与农民零距离的“草根银行”。
“很多员工都发放了一辆三轮车,以便于员工下到农村,登门造访农户,了解农户需求。”李贵福表示。
结合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特点,中牟郑银村镇银行陆续推出了“祥农贷”、“商隆贷”、“猪宝贷”、“香椿香”等一系列品牌化金融产品。适应当地农民贷款需求季节性强、用款周期短、无抵押物的现状,还开辟绿色贷款通道,评选信用村,实行集中授信,对信用村中有项目、守信用的农户发放“农户小额贷款证”,当农户有资金需求时,持户口簿和贷款证当日即可拿到生产经营急需的资金,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题。
有别于城市金融价格取胜的策略,李贵福更加看重乡情的纽带作用。“本质而言,中牟地区农民更注重乡情,而非纯粹的经济利益。能够想农民之所想,不仅在信贷上进行支持,还在生活上与农民打成一片,这样的银行才能在三农领域立足,这也是中牟农民喜欢在我们银行办理业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