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江南国民村镇银行|6年深耕农村市场,坚守“三农”初心
2017-05-25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 2017年是我国村镇银行成立10周年,也是广西南宁江南国民村镇银行坚守6年农村金融市场的关键一年。该行董事长孙伟峰表示,从2011年4月29日成立到今天,该行一直着力打造“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专”的新型村镇银行。
截至目前,南宁江南国民村镇银行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90%,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0.93亿元、小微企业贷款10.21亿元,支持了8000多客户,户均贷款23万元,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发展普惠金融等方面,逐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南宁市“三农”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立足“三农”,着力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该行自201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定位不改变,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不断将机构、业务、服务向乡镇下沉,向村屯延伸。在已设立10家分支机构中,其中6家为乡镇支行/分理处,并建设16个“三农金融服务室”,30个“村村通”便农服务点。
江南国民村镇银行认识到,除了坚持立足三农的原则外,还需要与时俱进,利用时代和科技提升竞争力,真正做到全方位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对此,该行大力推动流动服务模式,配备专业银行服务车,进村入社区,为农户办理开户、小额结算等业务,并结合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支付结算渠道,真正把基础金融业务送至乡村社区、田间地头和农村家庭,使农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全功能金融服务。
该行为更好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金融需求,打通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加强与南宁市供销合作联社合作,齐力推进建设配置有ATM、存取款一体机的乡镇“三农金融服务室”,并为农户提供存取款、转账、缴费、保险、贷款咨询等多种服务。
孙伟峰表示,为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服务好三农,打造农村优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该行主动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种养大户等组建三农协会;与广西农垦集团、广西金融投资集团、供销合作社、北部湾保险公司等单位合作。该行秉承“存好心、办好事、做好人”的理念,共同与各方社会资源在谋划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上,努力提升金融综合服务功能,探索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订单农业,推动精准扶贫,为填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做出了积极贡献。
支农支小,量身打造服务“三农”产品
该行为了让产品贴近市场,做到真正的草根性,6年来一直为农村而存在,为农村而改变。据介绍,该行不仅在面向三农上开发了“农户贷”“三农贷”“农会贷”等三大信贷产品,还根据各乡镇经济特点推出“香蕉贷”“西瓜贷”“蔬菜贷”等与农户息息相关的特色信贷产品,满足农户差异化的需求。综合部总经理安宁向《农村金融时报》社记者介绍,该行在洛坛镇就累计投放了1.11亿余元扶持香蕉种植户。
“针对农户融资难、融资时间长问题,该行还推出小额信用贷款产品‘方便贷’“。“方便贷”放款快、用款活、期限长、利率低,无需抵押和担保,一次授信可用3年,额度5万,当天申请当天放款,可随借随还,按日计息,一经推出即受到广大农户的高度欢迎。
据了解,该行发放小额信贷,专心打造“小额贷”特色品牌,努力满足客户“小、频、急”需求。该行已推行多种产品,丰富了“三农”融资供给,扩大金融服务受众面,受到农村客户的广泛青睐。
本土化经营“三农“之路
“立足南宁,服务南宁,做南宁人的银行“,这是记者在该银行微信公众号看到的介绍标语。孙伟峰向记者介绍,该行长期以来特别注重持续推进员工的本土化建设。他表示,银行的员工要会说当地话,熟当地人,只有懂当地民情,才能真正融入当地生活,知农户之所需,急农户之所急,才能更好的向农村客户服务。为此,该行多次公开在当地选聘热心三农事业、具有创业激情的人才,在招聘工作中优先考虑在南宁市江南区从事大学生村官工作2年以上或具有当地户籍的面试人员,致力于培育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团队。
孙伟峰还表示,在银监会指导下,自2014年开始,他们在江南区各乡镇村屯建立多个“村村通”便民服务点,在布设pos机、小额助农取款设备,提供小额存取款、查询、转账等基础服务的同时,物色吸收村委干部、农村经济能人作为驻村联络员,为银行本土化经营建设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
筑牢风险内控体系,为“三农”服务保驾护航
记者从与孙伟峰访谈中了解,银行设立之初,便按现代公司治理要求设立“三会一层”,股东通过议事机构依法合规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为确保村镇银行独立法人地位,发挥体制优势,该行对经营层充分授权,避免成为发起行分支机构。孙伟峰介绍,银行吸收地方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高管入股,实行混合所有制,多元股权制衡,构建内生博弈均衡与外在监管推动相结合的最优股权结构,为村镇银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治理基础,更是要求股东“三年不分红、原则不贷款”,确保利润留存村镇银行,厚植发展基础。
据悉,江南国民村镇银行在夯实治理的基础上,完善内控体系,强化合规经营和全面风险管理,在总行设置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审批中心、放款中心、风控中心,建立风险集中管控机制,提高风险把控能力,把农村金融服务的收益与风险将至最低。孙伟峰向记者展示了数据并表示,他们行自成立6年来,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和案件,在风险防控层面努力实现了支农支小的可持续发展。
孙伟峰介绍,下一步该行将继续立足“三农”,坚持村镇银行的本源,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本土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不忘初心,扎根乡村,加强“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
-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