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宁地区唯一的村镇银行,海宁德商村镇银行始终坚持“支农支小”定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海宁地区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平稳过渡疫情后期的困境。截止2020年5月末,海宁德商村镇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0.10亿元,较年初新增9866.97万元,增幅10.82%,较去年同期净增18.75个百分点。
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主发起行的工作要求,并结合前期在普惠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点,2020年上半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普惠金融得到实质性推进和改善。具体包括:
1.加强管理督导,注重精准营销
通过业务推进会议和普惠金融督导员的实地指导,充分宣贯和强化支行普惠金融精准营销的理念,要求各支行要“带着指标”去走访,走访过程中注重“以老带新”,切实推进示范村建设,同时结合当下LPR浮动利率转换契机,联络存量客户感情,了解存量客户资金需求。
2.实施动态监测,强化数据管控
为进一步加强普惠金融量化和动态管控,6月份开始,该行要求各支行负责人按周汇报普惠金融示范村推进日计划和执行情况;同时明确了考核动态数据定期通报制度,对各网点普惠金融示范村业务指标推进情况、员工普惠到岗、营销情况等在小银行平台进行通报。
3.加强绩效引导,营造比拼氛围
2020年,本行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修订了《普惠金融督导管理办法》、《普惠金融实施方案》及《全员营销考核办法》,明确了对支行负责人、岗位责任人及总行督导员的考核要求,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全员营销”的良好氛围。
在上述措施的执行落实下,结合监管部门“百地千名行长助企业复工复产”等活动,本行着力推进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和企业逐步走访。例如,在6月份,对接比较典型的企业有海宁市BD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JC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BD新材料成立于2007年,坐落于丁桥,主要经营塑料薄膜、塑料包装等制品的加工制造与销售。目前共有大型吹膜机2台、小型吹膜机5台、自动制袋机4台、手动制袋机2台,2019年销售约1500万元。因前期厂房搬迁占用资金较多,原本企业有顺畅的资金回笼计划,但因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造成应收账款回笼困难,目前阶段生产经营逐步恢复,但采购原料的流动资金紧张。了解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后,海宁德商村镇银行主动上门对接,经过核实后,立即启动快速审批通道,为企业低利率授信并发放贷款260万元。
JC新材料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坐落于尖山新区,主营PVC延压膜、保护膜及经编制品等制造和加工。企业投入3000余万元添置倒L五锟延压生产线两条等设备,产品销往海宁周边、杭州、湖州、江苏等地。2019年销售已超1个亿,并且逐年呈稳步上升趋势。销售的上升需配套足够的流动资金支持,但因疫情影响出现应收账款回笼延迟。该客户为本行袁花支行的存量客户,在了解到企业困难之后,本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对接,为减少企业财务负担和筹资压力,为企业申请了“德续贷”无本换续贷,于贷款到期前授信并周转贷款430万元,并以优惠利率发放该笔贷款。
在企业的走访对接过程中,本行以诚意了解企业困难,以高效的审批、优惠的利率和优质的服务帮助企业走出疫情后期的困境,助力海宁平稳金融环境的建设,支持实体经济的健康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