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地摊经济”一夜之间火遍全国。小地摊,大民生。“支农支小”,义乌联合村镇银行从不会缺席。
收到助力“地摊经济”指令的第一时间,该行快速反应,相关人员周末便加班加点推出了“地摊贷”产品,为饱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雪中送炭”,为受疫情影响失业的新创业者注入“新动能”。
该行“地摊贷”,不但产品好,而且办贷便捷。这主要得益于PAD移动办贷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客户办理贷款“只要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的颠覆性改革。
服务优不优质,关键看客户有没有“获得感”。
6月18日,该行利用移动PAD发放的首笔贷款,也是该行发放的首笔“地摊贷”。来,让我们真切感受一下客户赵先生的“地摊贷”办贷流程——
赵先生是赤岸人,在毛店集市做蔬菜买卖的他,对资金有需求。该行客户经理在集市日开展“移动零钱柜”活动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现场介绍了刚刚推出的“地摊贷”,客户了解过情况后当场表示接受。因为在走访过程中该行客户经理随身携带有PAD,双方马上在现场开始了业务办理:
首先,客户经理详细了解了客户的贷款真实用途,现场采集了客户详细的影像资料,然后,通过PAD,客户经理又对赵先生的经营情况、征信情况等进行了现场查询,最后通过PAD终端顺利录入了客户赵先生的详细信息后,向审批人发出申请了一笔2万元的“地摊贷”指令。利用随身携带的移动PAD,审批人对贷款申请内容和相关资料进行及时审核,马上回复了“同意”意见。这笔贷款的申请、审查、审批整个过程用时不到30分钟。
随后,在赵先生方便的情况下,一同与客户经理回到支行做了“收尾工作”:办理联合卡并开通手机网银且绑定第三方支付,客户经理在电脑终端系统上点击签订合同及放款出账,信贷内勤审核通过,贷款资金转账到客户的银行卡上——从客户经理现场调查到完成贷款发放,全过程用时大约2个小时,客户只跑了一次银行。“原来你们银行贷款这么方便快捷啊。”客户赵先生连声感叹。
看似“地摊贷”申请到的2万元的贷款是很小的一笔贷款,却解决了摊贩的燃眉之急。“贷”动赵先生生意发展只是该行助力摊位主“复活”和创业就业的生动写照之一。
“后疫情时代”,在金华银保监分局的指导下,该行将不断优化差异化普惠金融方案,以“复苏经济、助力发展”为导向,为广大小微企业、地摊摊主提供低成本的融资产品,释放地摊经济活力,助力地方经济复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