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稳健经营,促进内控合规工作的常态化,横峰恒通村行强化风险防控措施,确保内部员工道德风险管控到位、外部客户信息交流沟通到位、不良贷款清收化解落实到位。
一、以人为本,防范内部员工道德风险
1.全员警示教育引导人心。通过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引导该行员工以案为鉴、以案代训、以案促改,使全体员工接受深刻的案件警示,充分认识到违法违规的严重性、危害性,践行“心有规则、行有规范”的廉洁合规文化。同时明确将十大禁令作为新员工入职考试内容,教育新员工心存敬畏、坚守底线。
2.贷前调查派单制。由风险部负责人根据贷款额度、贷款种类、担保方式的不同,指定不同的风险经理参与贷前调查,同时随机挑选小额的贷款(风险经理权限),由风险部负责人或者领导班子参与贷前调查,打破客户经理认为小额的贷款全部都是由风险经理参与调查审批的定势思维,打消客户经理的“侥幸心理”,防范道德风险。
3.信贷替代式检查震慑人心。针对本行网点少、信贷人员岗位交流和轮换频率过低的实际情况,为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开展信贷替代式检查活动。替代式检查采取严格保密的形式,仅领导班子成员和风险部负责人事前知晓检查的相关内容。通过对连续从事信贷岗位多年的信贷人员开展突击式的检查,对员工的道德约束和职业操守形成高压态势,对信贷业务条线的员工达到震慑效果,实现内控合规的目的。
二、以客为先,畅通信贷客户沟通渠道。
1.落实领导班子信贷客户回访制度,确保每一笔贷款回访到位,与客户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杜绝贷款客户与该行“信息不对称”现象,防范借冒名、垒大户等信贷风险,同时也对信贷人员的服务意识、业务水平、道德素质进行外部验证。
2.对信贷条线人员配置工作号码,并强制要求工作中使用工作号码与客户联系和沟通,请假或者轮岗时该号码要进行移交,由接交人员负责跟进原来的信贷客户,达到不管原岗位上信贷人员如何变动,客户都可以通过同一个电话号码联系到该行信贷人员的目的。
3.要求风险经理使用单位的工作手机注册工作微信号,并在贷前调查过程中主动添加信贷客户的微信,建立信贷客户与该行沟通、申诉、反馈的渠道,促进风险条线人员作为独立第三方,及时获取信贷客户的意见、建议和投诉。风险经理发生岗位变动或者调离的,工作微信号交接给新的风险经理,确保客户与该行的沟通渠道不间断。
三、以攻为守,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
1.强化客户经理催息工作。将贷款客户的欠息率纳入客户经理履职考核,前移不良贷款的预警端,将每月25日的贷款客户欠息情况作为考核的时点,强化客户经理主动催息、提早催息、有效催息,做到每月掌握客户资金流动态,尽早发现信贷风险端倪。
2.明确不良贷款催收分工。明确风险条线各层级人员对不良贷款形成后的介入时间。欠息一至二个月的,由风险经理介入催收;欠息3个月或贷款逾期形成大口径不良的,由风险部负责人介入催收;大口径不良形成超过7天的,汇报至领导班子,由领导班子介入催收。通过层层负责,逐级管理,强化催收效果,确保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时了解该行的不良动态,对不良贷款的清收进行统筹管理和整体把关。
3.积极对接法院处置不良。特别是掌握核心职能的部门和相关负责人,包括立案庭、执行庭、涉及司法拍卖房产评估等关键环节的人员,建立起人脉关系,缩短和加速抵押物处置流程。专人负责跟进已司法处置的贷款,实时关注法院的处置动态,建立好台账,并每月2次向领导班子专项汇报司法处置进程,逐笔研究和商议贷款的化解手段,确保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提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