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扶贫开发以来,作为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襄汾万都村镇银行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坚持精准扶贫总体思路,创新扶贫模式、助推产业发展。
有这样一支充满活力的队伍,他们在我行领导的带领下,不忘扎根三农的初心,牢记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发扬着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积极、主动的行走在每家贫困户中,积极开展扶贫活动,奉献着自己微不足道的爱心。他们就是我行最美的十家“驿站”——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
同餐建温情 同向小康梦
定位于襄汾万都村镇银行李村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上,他们看着手中建档立卡的小程序,核实着东南毛村的贫困户,得知李振六夫妻双方均为残疾人,生活方面极为不便,员工们第一时间前往李大叔家中进行拜访。
午饭时间,李村服务站员工从“清洁工”的角色立即转变成“厨师”的角色,员工们都大显身手,各自展示着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当面对着热气腾腾、香喷喷的可口饭菜时,李大叔开心的合不拢嘴。饭桌上,大家边吃边聊,拉家常、说服务、讲政策、谈谋划,时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李大叔激动地说:“以前在银行员工面前总是有些拘谨,现在你们像朋友一样到家中打扫、做饭,和我们聊家常、聊生产,让我清楚了下一步该做什么,对脱贫也更有了信心,真是要感谢你们万都村镇银行,更是感谢你们啊”。
同饮温情水 同建水中情
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在永固乡续村有一位孤寡老人,常年提着桶到供水地点提水才能解决饮水问题。8月21日,襄汾万都村镇银行永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员工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立刻前往老人家中。
伴随着秋风徐徐,三名员工放下手中的东西,分工明确立即提着桶前往供水地点为老人做饮水储备。虽是有秋天的凉风,但是对于干的热火朝天的三名员工来说,却仍是汗流浃背,从沉重步伐的抬水到轻盈步伐的提水,经过半个钟头的时间,老人家的水缸里渐渐的注满了水,同时也建立了水中情,并赢得阵阵称赞声。
一针一线情 同“缝”暖人心
爱心如小小的灯,那如豆大的灯火使温暖无处不在,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
襄汾万都村镇银行赵曲金融综合服务站在服务普通老百姓的同时积极承担着社会责任,同时传承着扶贫帮困的中华传统美德。8月20日,赵曲服务站员工自行来到赵曲村董阿姨家中进行了整理清洁,当董阿姨拿出针和线在吃力的穿线时,服务站员工用敏捷的身手将线穿入针孔,并同董阿姨席“地”而坐,认真仔细的一同缝起被褥。这一针一线的情意,在董阿姨的心中切实感受到了万都人的热情与爱心。
践行帮扶爱 擘画同心圆
“董奶奶您把椅子给我吧”、“董奶奶您慢点,我来扶您上车”……这是发生在蔫里村的一个场景。襄汾万都村镇银行张礼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的员工们通过前期的建档立卡偶然发现董奶奶年事已高,早些年因为摔伤腿脚不便,走路的时候需要靠椅子进行辅助。
8月21日,当服务站员工们深入蔫里村口的时候,正好看到董奶奶一个人在路边坐着,旁边放着董奶奶“珍贵的物品”—椅子。于是,服务站员工蹲下亲切的和董奶奶打招呼,并小心翼翼的和董奶奶交谈着。而在电子网络的新时代中,董奶奶家中并没有一件电子产品,因此董奶奶常常只身一人拖着一张椅子到村口观看来往的车辆,这一举动也就成为了她的“家常便饭”。交谈过后,服务站的员工们扶着董奶奶走进车里,把她送回家,同时服务站员工们身手敏捷的为董奶奶打扫起来。服务站员工的种种举动都让老人特别感动,在告别的时候董奶奶一个劲说谢谢,眼泪在框里打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精准扶贫是政治任务、是金融之责、是贫困户之所盼。襄汾万都村镇银行作为服务“三农”的补充力量,做好金融精准扶贫是我行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襄汾万都村镇银行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