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新技术不断崛起,诈骗方式不断出新,从招数简单的“熟人”诈骗,到理财投资骗局、贷款诈骗,手法越来越复杂高端,让人防不慎防。仅1-3月全国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达22万起,损失达185亿。
海宁德商客户经理小郁的朋友小张就分享了一个案例,其公司同事邵某在4月初收到一位自称是“公司总经理张某”的人添加微信好友申请,头像照片确实是自己公司的“张总”,邵某便通过了请求。“张某”要求邵某将其户名、账号和开户行发给自己,待邵某提供相应信息后,“张某”发给邵某一张30万元的转账回执截图,并告知该笔钱会在24小时内到账但由于自己急于办事,需邵某先行帮忙垫付给指定账户。于是,并没有那么多资金的邵某便向朋友借款凑齐30万元后转账到“张某”指定的账户上。直到2天后,邵某账户仍未收到30万元,联系“张某”却发现联系不上了,这时候邵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于是立即报警。
这就是目前出现的“升级版”电信网络诈骗――冒充领导进行诈骗。诈骗分子首先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照片,用于注册诈骗QQ或微信头像;然后主动添加同事、下属等的QQ、微信,被诈骗对象误认为是领导的真实社交软件,遂添加为好友;诈骗分子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先以关心工作、生活、企业经营状况等话题拉近距离,进而以帮忙周转资金或过桥转账为由,实施诈骗。
作为反诈战线重要环节的银行金融机构,海宁德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呼吁和帮助群众提升反诈骗意识和能力。
一是结合普惠走访,向客户和群众进行反诈骗宣传,发放反诈骗资料,尤其针对老年人、学生等防骗意识薄弱人群,总结简单易明的反诈骗要点“指令汇款要警惕,借款合规找银行”,更易让人们形成反诈骗的观念。
二是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活动讲座,从一些生活实际的案例入手,讲明学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的必要性,普及电信网络诈骗常识,细讲诈骗类型及手法,给出防范的对策。提升群众防诈骗意识,守住钱袋子,对于要求转账的,一思二问三核对,任凭骗子花言巧语,我巍然不动,把住钱关。
三是呼吁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自我学习,遇到可疑诈骗情况,轻松举报,最大程度避免遭遇诈骗难以分辨的状况。同时要警惕诈骗app,尽量通过正规网站下载使用app,能最大程度规避不当链接。
网络时代陷阱无处不在,电信诈骗的手段也在不停地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要么发布诱惑链接,诱导被诈骗对象点击,致使手机中病毒从而远程调取资金;要么就是冒充亲朋、领导、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等,以各种借口要求汇款转账。因此,需要我们提高警惕之心,不点击、不轻信、不打款,时刻绷紧防骗这根弦儿,如不慎被骗,务必要保留聊天、转账记录并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