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信用贷款助力当地发展乌梅产业

2021-11-10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 “中银富登好啊,相当温暖,对我们老百姓可好啦!不但随时可以给我们老百姓信用贷款,让我们种植乌梅的信心更大,给我们办理存款业务也热心周到!”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百节支行营业厅,百节镇乌梅山村的村民,高兴的双手竖起大拇指点赞。

    百节支行行长罗艳君介绍,“我们这一带的老百姓主要种植乌梅,他们随时都有资金业务需求,逢赶集一般都有50-60个客户上门办理业务”。

    达川区是乌梅的原生资源地,达川乌梅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和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近年来,该区实施农业“5+5”工程,乌梅是重点发展的5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重点培育的5大品牌之一。因达川乌梅的突出特性和优势,达川区被纳入四川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川药重点县。目前,该园区形成生产、销售、加工一体化的现代乌梅产业体系,与立体农业、生态旅游联动发展,正朝着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奋进。

    据介绍,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该片区延续了此前的传统,大规模种植乌梅。2013年,片区开始作为农业园区建设,通过乌梅原种资源保护、优质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等举措打造独具特色的川东北乌梅产业园。以百节镇原蔡家坡村为中心,规模建设乌梅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面积达29平方公里,种植乌梅2万余亩,涉及百节镇、景市镇、平滩镇3个乡镇22个村,核心区面积1.31万亩。2019年,核心区投产4974亩,鲜果产量8709吨,原产值2000余万元。

    “现在的银行好啊,尤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这个罗妹子,经常主动找我,问我是否需要资金,跟我的亲妹子一样!”总经理魏大旭拍着百节支行行长罗艳君的肩膀高兴的说。

    附近7个村还成立了药材专业合作社,采取“村民出地,合作社投资种苗、管理”的模式,种植乌梅5000亩。贩售鲜果,村民、合作社按7:3比例分红;对烘干加工产品,按3:7比例分成。仅仅2020年,村民户均增收5000多元。目前,园区已发展专合社、家庭农场近20个,部分种植大户还从事收购、烘干等加工作业。

    达川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董事长朱丰坤表示,“目前,我们已支持37户超1350万元发展乌梅产业,下一步,将加大支持力度,预计今年总资金将达2000万元左右支持乌梅产业发展”。


  • 来源:村银网    作者:董心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