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湖北孝昌本富村镇银行到人社局、财政局等职能部门汇报工作,合作单位对该行业务稳健发展大加赞赏,尤其对开展“创业贷”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村镇银行在县域内的形象已经大为改观,职能部门承诺会在政府公共资源方面给予更多倾斜。
多年来,该行累计发放“创业贷”1200多笔1.2亿元,几乎无损失,担保金886万元,居全县合作银行之首,惠及广大民众创业、就业,2021年享受财政贴息和政策奖补资金500多万元,“创业贷”给村镇银行带来了良好的经营效益和社会影响。
回想2014年初首次开展“创业贷”的经历,让人感慨万千!为了争取“创业贷”品种,该行连续三次上门找人社局局长,希望给予支持,每次以该行是“外省设立的私人银行,跟你们打交道要冒政治风险”为由,被拒之门外,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迫不得已开立一个担保金账户,存放50万元。“万事开头难”,就是这50万元的担保金,让该行与县邮储银行一样平起平坐,共同经营“创业贷”,把名不见经传的小额度贷款变成该行的特色产品。
起初,面临的困难难以想象,村镇银行征信系统没有上线,“创业贷”单笔5万元,一笔贷款涉及借款人和担保人4个人要查询征信,每天指定专人引导客户往返人民银行。村镇银行的弱势地位,也让客户对“创业贷”惠民产品深感疑虑,每天重复相同的宣传话术,“我行和就业局合作推出的创业贷,财政贴息,个人承担2.2%的利率,单笔贷款额度20万元,期限3年,可享受3次贷款扶持。”这些话不知道说过多少遍,仍然有老百姓不买账,怀疑是“骗人”的把戏,“哪里有这么好的事哟!”通过客户带客户,口口相传,才勉强相信。由于村镇银行位居基层,品牌形象不佳,信贷员流失严重,不断招人、走人、培养人,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几乎是其它单位的“培训基地”,有时连信贷员也凑不齐,一度使业务处于停滞状态。
当“创业贷”逐步深入人心的时候,客户对贷款的流程和便利越来越关注,发起行对贷款的风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做到既促进贷款发展,又减少贷款风险,该行组织信贷人员反复研究信贷制度,了解客户的需求,比较银行同业经验,不断学习、讨论和优化制度, 逐步使“创业贷”成为标准化、规范化、可复制的贷款品种,成为孝昌本富村镇银行的特色品牌和良好口碑,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和肯定。
一笔贷款关系一个家庭的平安、幸福,一个良好的贷款品种,维系着一个银行的生存、发展,孝昌本富村镇银行扎根县域,步履蹒跚,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机构、人员、客户不断增加,影响力与日俱增,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在县域已不再是“另类”或“异物”,是名副其实的合法银行机构。
时代在变化,要求也在提高,村镇银行在县域的力量仍很薄弱,排斥、偏见和期望声很高,唯有不畏艰辛,探索前行,不断宣传和开拓市场,做大做强,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