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经理,没有想到现在通过网上平台就可以申请贷款,真是方便,太感谢你们德商银行了。”近日,海宁市**蔬菜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过嘉兴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从海宁德商村镇银行获得流动资金贷款200万元。
海宁市**蔬菜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经过20余年的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目前已成为嘉兴市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公司主要生产小包装榨菜、酱腌菜、萝卜、酱瓜等产品,产品远销江苏、上海、北京、福建、广西等多个省市;出口的榨菜、萝卜条外销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18年,公司“阿高牌”榨菜被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推荐为浙江名牌农产品。2021年年初,公司为扩大生产,投入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进行厂房扩建,上半年又适逢榨菜收购期,公司流动负债及存货增加较多,公司可供支用的流动资金吃紧,2022年本行即将到期的200万元贷款面临较大压力。
在贷款到期前一个月,本行主动出击,进行实地上门走访。在切实听取公司主要负责人李老板反映的实际困难后,为最大限度、省时省力解决公司资金周转难题,本行主动发出续贷邀请,并由客户经理“一对一”专门指导公司财务可通过嘉兴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向本行申请办理“无还本续贷”,便于公司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当中,免去“来回跑”的麻烦。就这样,本行通过线上发力,让海宁市**蔬菜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数据赋能的“幸运儿”,顺利完成贷款周转,还免去了过桥费用,同时享受5.50%优惠利率,切实降低了公司的融资成本。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细胞,中小微企业稳,则经济发展稳,就业保障稳。2022年以来,在内外部环境异常严峻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的双重“大考”下,帮扶中小微企业稳步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而金融助企纾困更是被赋予了更大的责任。海宁德商村镇银行积极提高政治站位,践行支农支小宗旨,用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切实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一、线上发力,优化金融服务模式
2022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多点散发态势明显,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加速了各类线上服务、线上平台的孵化,金融行业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本行作为村镇银行,在这场“战疫”中,积极依托上级监管部门开发的各类助企平台,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加速“以客户为中心,线上+线下联动”的步伐,努力提升“三农”及小微客户金融服务体验,打造良好社会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据统计,本行今年以来截止7月末,累计通过嘉兴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发放贷款金额4655万元,惠及小微企业及“三农”客户26户;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发放贷款金额2951万元,惠及小微企业及“三农”客户21户。
二、减费让利,助推小微“轻装前行”
当下,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问题还是关乎其生存发展的重点问题,特别是疫情持续蔓延的态势,给企业经营带来诸多挑战。2022年以来,本行积极响应国家稳经济保民生政策号召,竭尽所能帮扶辖内小微企业渡过后疫情时代难关,专门出台《关于做好2022年度支农支小再贷款投放的通知》,以实际行动落实减费让利。
据统计,今年以来截止7月末,本行累计发放5.50%及以下优惠利率贷款11112.48万元,惠及辖内“三农”及小微客户125户,让利金额约152万元。其中:制造业贷款金额7130.41万元,占比64.17%;批发零售业贷款金额1803.50万元,占比16.23%;建筑业贷款金额760.20万元,占比6.84%,以实实在在的数字减轻其“经营包袱”和“思想包袱”,提振小微主体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