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海浪上涌动着红光,霞光照在鱼船上,仿佛在说:“收网了,收网了,今天网了多少鱼?”这是勤海渔民傍晚起鱼的场景,渔民们正忙着与日夜交会、时光共舞,将鱼获变成一栋栋漂亮的海边小洋房。
这里是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勤海居委会,位于电白区南海半岛,下辖5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535户,人口2240人,全村总面积仅0.05平方公里,主要产业为海洋捕捞,有渔船三百多艘。勤海村是疍家渔村,在解放前,疍家人没有户籍,受到陆地居民和官府的歧视,疍家人的小孩不能在陆地上的学堂读书,长大后不能与陆地上的人通婚,不能在陆上建房,死后不能在陆地上埋葬,终身不许上岸。在解放前,勤海村人都居住在海上,以船为家,耕海为生。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岸上划分土地给疍家人起居,保护疍家人合法权益,勤海村村民开始上岸繁衍生息。村民勤于耕海,故起名为勤海村。
勤海村人民如同蒲公英般,顽强勇敢,随风漂泊,但在遇到合适的土壤时,又能爆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上岸后凭借着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日子很快便有了起色。但渔民能有好收成一半是靠勤劳勇敢,还有一半得靠“老天赏饭吃”,大台风灾害过后,渔船毁坏往往会使整个村子陷入长时间的“停摆”状态。勤海村民生性淳朴,在上岸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只会在收成好时将资金存进银行,在遇到困难时却很少会向银行求助。且认知的根深蒂固,也使其他银行不愿意将贷款放给一个世代以船为家,居无定所,又无抵押物的疍家渔村。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18年7月——茂名电白长江村镇银行南海支行开业。
茂名电白长江村镇银行是武汉农村商业银行2014年发起成立的村镇银行,受发起行文化理念影响,该行开业之初就以办成“电白农民的银行”作为发展目标,并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了“守风险防线,走群众路线,办温暖银行,做实干员工”的文化理念。该行以“感情+帮助”的模式融入勤海村的生产生活,与勤海村民同呼吸,共命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去秋来,建立了鱼水情谊。
“扎根农村,帮助群众”——长江村行融入勤海生产生活
长江村镇银行因农而生,根基在农民,血脉在农民,力量在农民,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在农民。为了赢得村民支持,南海支行在勤海社区采取了“三个不急于,一个坚持”策略——“不急于宣传、不急于营销、不急于开卡,坚持每天下乡”融入勤海村。南海支行每天组织员工利用下班时间深入勤海走村串巷,与村民“结对子”、“做亲戚”,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争取群众的支持。按他们的话说:“村民家渔网破了,我们帮忙补;村民家渔具坏了,我们帮忙修;村民捕鱼还没回来,我们帮忙接送小孩;村民住院,我们到医院慰问。”总的说,勤海居民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良心换良心,长江村镇银行帮助了村民,村民也把长江村镇银行当成了“自家银行”,在资金宽裕时也自然会先想到该行,将捕鱼卖来的现金一分一毫都存进该行,在需要资金时也会先想到该行。
2019年强台风“山竹”正面袭击电白,渔民杨先生的渔船被台风损坏。当时杨先生向当地其他银行申请15万贷款维修渔船,但其他银行都以杨先生没有抵押物和保证人拒绝了该笔贷款。电白长江村镇银行得知后主动找到杨先生了解情况,当天,南海支行行长黎玉清就开车带杨先生去打印征信,第三天就给杨先生放了款,帮助他恢复生产。杨先生感激长江村镇银行在他最困难时伸出援手,又向黎行长介绍了5户贷款。就这样该行用心用情帮助农民的事迹在勤海社区传开了,渔民买船、修整、买渔具、建房需要资金都找长江村镇银行,截至目前,勤海社区在该行用信78户,贷款金额1060万元。由于勤海村民勤劳淳朴,该行所发放的信用贷款从未发生过逾期。
“但行好事,不问西东”——长江村行关爱勤海贫苦百姓
关爱和帮扶困难群众是作为党领导下金融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开业以来,电白长江村镇银行始终贯彻“办温暖银行”的经营理念。自2018年开始,每年传统节日都给勤海基层老党员、贫苦百姓送米和油,给村里捐赠石桌石凳。为低收入渔民办理助农贷款,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办理开卡、激活等业务。
坚持做公益事业不但提升了品牌形象,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也直接带来了业务。在开业之初,由于品牌影响力不及他行,勤海村的渔船补贴都在当地他行发放。但该行在勤海社区开展了春节送温暖,捐赠石凳等系列公益活动,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后,当地民心倒想了该行,全村的渔船补贴也转到该行代发。
截至目前,茂名电白长江村镇银行在勤海社区开立个人账户376户,占全村总在册户数的70.28%,存款余额1508万元,全部为村民储蓄存款,人口平均存款6732元。整村授信户数122户,授信金额2153万元,用信户数78户,用信金额1060万元,全村渔船的柴油补贴、休渔期补贴全部由他行转到电白长江村镇银行.南海支行在勤海社区实现了“农民存贷款首选银行”的目标。
茂名电白长江村镇银行进驻南海街道这4年时间里,勤海社区建起了一栋又一栋海边小洋楼,如今渔民有了“自家银行”,再也不需要担心台风后没钱修整渔船。寒冬腊月,渔民杨先生黝黑的身影又出现在南海支行,拎着一袋鱼干说是要感谢黎行长。噢不,或许那不是杨先生,或者那不是黎行长,又或许人人都是黎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