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盐海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3〕35号)要求,加力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质量,切实增强农业农村金融服务获得感,在政策、考核、产品以及营销策略等四个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通过主动登门接触、政策宣导、提高投放信贷资金效率的方式,履行普惠金融社会责任,支持三农发展。
(一)严守自身定位,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回归本源
该行作为小微村镇银行,无论从自身市场定位还是监管市场准入来说,服务“三农”与小微企业,服务乡村振兴一直都是立行之本。上半年该行围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银保监局、人民银行、政府部门的工作要求拟定了全年经营、管理目标并据此制定了全年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并下发了贯穿全年的信贷投放工作指引。上半年该行将“支农支小”的经营宗旨以定量指标下达在信贷政策指引中,对“坚守定位指标”、“两增两控指标”作为重点任务目标进行明文规定,同时对全年投放目标也做了定量要求,旨在加大信贷投放。对单户贷款本行也提出了持续优化信贷结构的风险管控要求,对新介入的公司贷款单户授信不超过300万元,新增个人贷款单户授信不超过100万元。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了回归本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心。通过办法的制定引导客户经理做小、做散、做农村,杜绝贪大求全的心理,让客户经理沉下来用心做好小微企业及农村金融服务。
(二)夯实基础工作,提升业务发展质效,践行普惠金融使命
一是及时出台考核办法,指引营销方向。上半年,该行分别制订了《开门红劳动竞赛考核办法》、《二季度劳动竞赛考核办法》和《百日营销》等考核办法,通过考核办法的引导,标注考核重点与方向。一季度通过开门红工作部署,造浓存款营销氛围,为实现旺季储蓄存款的良好净增奠定坚实基础,持续跟踪存量储蓄客户的维护不放松,保持存款平稳发展,为贷款营销提供资金保障,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截止6月末,该行存款余额21.04亿元,比年初净增2.4亿元,增幅13.11%。2月份开展贷款营销,制定了具体的、符合支农支小贷款的考核方案,通过召开动员会,解读考核办法,传达普惠小微、普惠涉农的激励政策,增强全员营销意识,强化考核推动,确保涉农贷款稳定快速增长。同时结合海安区域及该行实际,制定了2023年信贷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要求,持续扩大营销覆盖面,将营销触角向无网点乡镇延伸,拓宽服务半径,按照“小额、分散”原则,增强新型农业主体、农户、新市民等客户投放力度;持续推进普惠金融业务,重点增强普惠涉农、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同时,认真做好阳光信贷年检、签约、授信及用信工作,争取每家支行再新增一个授信村。保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突出投放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大对普惠小微贷款、普惠涉农贷款的指引和支持力度,进一步降低户均金额,优减审批措施。
二是多措并举促发展,提升基础金融服务水平。首先,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紧盯市场利率动向和同业竞争态势,结合实际,适时调整定价方案保持竞争力和叠加服务的传统优势。其次,加大小微企业走访和服务对接力度,通过与监管机构以及政府加强沟通联系,把握一手企业客户清单,并根据网点划分营销区域,要求机构安排专人进行上门陌拜,寻求客户信贷需求,制定营销方案。最后推动贷款基础营销工作,强化清零回访激活、贷贷相传信息采集、全员营销、团办授信等4个方面的扎实推进,不断做好项目储备与客户的增量拓面工作。截至6月末,完成贷贷相传采集信息3285户,非营销人员推介贷款累计230户,金额3246万元,完成团办授信4组。
三是提高审批效率促投放。要求每月到期的信贷客户授信时间提前到上月20日结束,每月20日结息日前都要提前通知信贷客户结息,对于出现结息还款困难的信贷客户,管户经理要上门了解真实情况,及时与客户商讨解决方案,通过办理到期贷款展期、调整信贷客户能承受的还款计划等方式,切实解决信贷客户的还款付息压力。总行授信评审部门采用“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加班加点审批信贷系统;周末安排人员值班,做好客户评审工作,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加强员工制度办法以及信贷产品的学习与培训,提升员工支农支小服务能力。
四是严格执行工作纪律不手软。以文件形式明确竞赛期间工作纪律,客户经理必须在规定的工作时间进行外拓,且每天外拓打卡不低于4户,对没有按要求执行的客户经理进行经济罚款并下调星级行员等级,对按要求执行的客户经理和机构负责人进行奖励。同时,加强柜面人员的厅堂营销意识,要求各营业机构每日安排一名内勤担任大堂经理,工作定岗定责,工作时间必须在营业大厅维持秩序和业务营销,不允许串岗。通过制度的约束和考核引导,督促营销人员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确保信贷营销取得新突破。
(三)丰富营销方式,突出营销成效,提高普惠金融竞争力
一是持续优化农村金融服务。该行积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贷拓面行动,要求客户经理根据名录表进行上门走访,并对有需求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截止6月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52户,有贷户数51户,贷款余额8437万元。继续在三家支行辖区内开展“整村授信”工作,目前针对三家支行共计九个村进行再走访活动,对去年未能统一授信的村民进行补授信,并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活动。
二是适时推出新产品拓渠道。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该行优化了原有信贷产品,针对目标客群适时推出“房再贷”、“房易贷”、“农易贷”等小微信贷产品,同时加大“安易贷”、“小微信用贷”等信用产品的宣传和推动力度,不断鼓励和引导客户经理解放思想,专注目标客群,增强用户体验,全力做好客户拓面;同时为遏制存量授信客户不断流失带来的不利影响,该行研究简化业务流程中繁琐环节,对能落实有效担保条件的客户采取降低利率、信用方式等对策,保障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客户体验度。
三是开展专项营销促转型。为应对大行下沉、普惠考核等市场形势和监管要求,该行班子通过多次市场研究和会商,统一思想,专注涉农客户和业务下沉,加大对普惠涉农类贷款的专项营销力度,下沉到乡村、街道,专注于农户等经营类贷款的营销,做好转型发展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结合。至6月末,本年度新投放(不含存量到期周转)552户、金额20684万元,其中企业贷款36户、金额9520万元;个人贷款516户、金额11164万元。
四是班子分工明确强督导。该行班子明确职责分工及挂钩联系点,将联系点工作督导写入到制度、落实到周工作计划;班子成员各司其职,深入挂钩联系点,帮助营销机构梳理市场和客户特点,解答营销难点和遇到的问题,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持续保障业务营销的良好态势和动能。
五是落实尽职免责,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工作机制。上半年,该行按照《中国银保监会江苏监管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落细普惠金融领域授信尽职免责工作的通知》等要求,对照《小微企业尽职免责管理办法》,认真落实普惠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责任追究等相关工作,并明确提出:在普惠金融领域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只要各岗位经办人员在贷款“三查”环节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应免尽免;同时加大正向激励,摒弃客户经理“畏贷、惜贷、惧贷”工作情绪,逐步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