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下好风险防控“先手棋” 助推业务 高质量发展

2023-10-31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 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作为浙江省首批成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一,自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服务三农、支持小微、扎根县域的市场定位不偏离,这也成为该行多年来抵御风险的最有效手段。在如今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在“谋发展”的同时,该行更加关注经营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对银行战略性发展的影响。多年来,在信贷投放上始终坚持“选准市场、管好风险,不搞大水漫灌”的准则,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提前防范结构性风险,下好风险防控的“先手棋”,始终平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的关系。截至8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57.93亿元,贷款余额72.02亿元,贷款户数2.14万户,户均贷款33.59万元;该行100万元以下(含)贷款客户数占比达95.82%,500万元以上(不含)贷款余额占比4.70%;全行五级不良贷款余额4420万元,不良率0.61%,逾期大口径贷款4207万元,其中:逾期60天以上贷款3155万元,逾期90天以上贷款2565万元;计提贷款损失准备54388万元,拨备覆盖率达1230%,整体风险防控成效显著。现结合该行实践,就风险管理方面谈几点初浅认识和体会。

    一、搭建健全的内控合规构架,为风险管理奠定重要基调

    该行建立了“三会一层”体系,各层级职责分工边界清晰。董事会负责建立并实施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高级管理层负责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监事会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履行内部控制职责进行监督。总行风险合规部牵头做好内控体系的统筹规划、组织落实和检查评估;各业务部门强化内控合规的直接责任,推动业务流程和管理的重检与规范;内审部承担内控监督职责,开展内控合规评价、审计并监督整改。全行配备了充足、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内控合规管理人员,各支行由风险合规部派驻风险经理8名,总行设立放贷中心,并配备风险内勤8名,内审部审计人员4名,切实提升三道防线的独立性、协同性和有效性。

    二、提升精细化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各类经营风险

    (一)制度流程方面

    风险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持续性工作,在顺应新时代金融监管需要的前提下,为有效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该行持续对现有的内控管理制度、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升级,一是通过组织制度学习与大讨论、推进线上信贷审批流程、下发信贷业务受理、授信和用信主要操作要点指南、建立答疑信息共享机制等管理手段,及时、动态地将监管、主发起行规定转化为内部规章制度,实现风险管理工作质效并重;二是严抓信贷基础管理工作。制定并下发信贷基础内控评价管理办法,内容涵盖准入管理、贷前调查、担保管理、用途管理、信贷资料管理、贷后管理、数据治理、征信管理、综合事项管理等信贷基础工作的各环节,通过亮化评价标准、扣分标准,并由总行风险经理、贷后检查岗做到日常检查、督导工作,按季针对经营单位执行信贷基础工作情况进行评价扣分,并形成通报,按年将信贷基础内控评价结果运用到经营单位的绩效内控评价考核和对经营单位负责人差异化授权等工作中,从而形成有效的机制闭环,从源头上抓好该行信贷基础工作。

    (二)风险控制方面

    1、信用风险的防范。一是建立“区域、行业、客户”重点风险客户监督机制,加大风险排查力度,防范区域性风险蔓延;二是通过开展集中清收活动、每月召开不良资产清降工作会议、借力村委、矛调中心、法院、律所等各方外部力量,不断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全行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三是严格执行风险分类标准,真实反映资产质量。在摸清真实风险和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准确分类,稳妥实现金融资产风险新旧分类的平稳过渡;四是检查督导常抓不懈,摸清信用风险底数。通过组织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和不良及潜在风险信贷业务贷后专项检查、开展综合性飞行检查、内控与合规自查、贷款业务风险排查等活动,主动干预,从不同的视角来发现存在的风险,将风险降至最低;五是聚焦风险管理,抓好客户风险的动态管理。加强对“关注库”“、“黑灰名单库”贷款客户的动态管理,对存量风险化解、法院查冻扣、曾多次发生欠息、贷后检查发现潜在风险等客户及时入库管理,提升客户的风险识别能力。

    2、道德风险的防范。一是抓好二三道防线的联动管理,加强员工道德风险防范。为有效防范道德风险,该行内审部与风险合规部加强内部联动,切实发挥二三道防线的防御作用。特别是对中介介绍贷款及转贷情况,由总行风险合规部将重点员工纳入日常监测,加强实地走访,并对审计部门检查发现疑点数据下发经营单位开展自查,从而有效防范风险;二是规范员工行为,提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加大对员工问责机制,组织合规警示教育、“内控与合规”经验交流会、员工道德风险提示等形式的宣传,加大对违规操作的惩戒力度,确立“零容忍”的管理理念,特别是对收受客户或中介资金的,开除起步,同时将违法违规人员信息报送银行业从业人员系统,持续发挥震慑力;三是加强重要岗位关键人员管理,有效防止引发各类案件。通过严格准入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定期督促检查重要岗位轮换情况、建立重要岗位关键人员常态化排查机制等,有效防止引发各类案件。

    3、操作风险的防范。一是严格信贷业务区域划分,规范信贷业务的营销及管理。该行对信贷业务区域进行严格的划分,要求经营单位明确信贷业务区域划分办理信贷业务,不得跨区域办理信贷业务,并由各派驻风险经理加强日常检查督导;同时内审部不定期对跨区域办理信贷业务情况开展检查,从而有效防控信贷风险;二是有效发挥二道防线作用,持续抓好过程管理。在风险合规部下组建了风险内勤、风险经理两支队伍。充分利用派驻风险经理的作用,加强信用风险审查、贷后检查、“首贷即逾期”客户的现场走访工作,通过点对点加强对经营单位的检查、培训力度,带动支行信贷基础工作能力的提升;同时为进一步提高信贷业务管理的规范化,2022年该行实现集中放款模式、纸质信贷档案的集中保管和信贷资料电子影像化,风险内勤集中至总行,要求风险内勤实施过程监控;三是强化审计监督,筑牢第三道防线。加强监督与检查,通过非现场分析与现场核查相结合、内部排查与外部走访调查相结合、员工行为排查与业务排查相结合、调查问卷、业务风险点知识考试等方式,对重点业务、重点操作环节、重点机构、重点人员进行全面的风险排查。同时用好责任追究这个指挥棒,真正做到准确定责、清晰明责、精准问责。四是探索新形势下的培训方式,构建以风险为本的企业文化。从开业伊始,该行就十分注重良好信贷风险文化培育,持续探索新形势下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2023年该行连续举办12期“联合星青年·培英计划”训练营,先后对小微企业贷款授信审查与实战、微贷业务的营销与风险把控、中介贷款的风险识别与防范、营业净收入指标测算及分析、诉讼流程及不良贷款催收等内容进行培训,通过“点单式”培训,“以学促行”,有效提升客户经理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三)科技赋能方面

    2022年该行主发起行杭州联合银行牵头启动联合系村镇银行数字化改革工作,建立了村镇银行信息科技委员会为统领,信息科技部、村镇银行管理部和村镇银行三方协同的数字化科技组织架构,将数字化思维和运营贯穿经营管理全过程。历时一年多,已经实现重点领域数据应用能力明显提升。一是聚焦风险智治体系建设。通过上线信贷风险决策系统,积极与现有的金融科技融合,不断丰富客户外部数据来源,提升风险决策系统对于贷前贷后各类风险智能预警的有效性,指导经营单位提升风险的识别和防控能力,为该行有效把好风险关;二是对内部数据进行精确治理,提升大数据应用的精准度。主发起行通过制定数字化改革战略规划、牵头治理底层数据源、引入网易大数据项目,成功搭建大数据平台,特别是监管报表自动化采集功能的实现,为监管报表自动化取数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监管上线报表自动取数比达到98.37%,准确率达100%,提升了数据运用的精准度;三是加强内部审计的数字化应用。针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稳步推进村镇银行智慧审计系统建设,上线非现场审计功能模块,加强风险计量手段和技术支持。

    内控合规工作任重道远,需始终将“合规就是效益”理念不断落实到行动上,保证在主路上行驶,保证“不跑偏”,最终实现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相向而行。


  • 来源: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