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潜山江淮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将金融服务融入当地“一镇多品、多村一品”产业发展,创新农业绿色产业开发特色化信贷产品,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做法模式及亮点
(1)“扮靓”旅游特色村庄
近年来潜山政府政府以“皖美潜宿”为品牌,加速推进民宿产业发展,形成了环天柱山民宿集群,实现了民宿创业、居家就业、乡愁兴业。潜山市水吼镇物华天宝,紧邻天柱山,资源禀赋优、地理位置佳。葛*早期在浙江从事化工原材料销售行业,从事该行业长达15余年。近些年恰逢家乡大力支持民宿业发展,遂将自家老房扩建成民宿,另流转大量当地土地用来扩建完善各项休闲娱乐设施,现已建成多个含餐饮、住宿、垂钓等为一体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等方面存在资金缺口,潜山江淮村镇银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为葛*提供了100万元的“富农贷”及创业贷,成为了其带领村民奔康致富的坚实后盾。
(2)滴灌特色农产品品牌
走进黄铺镇黄铺村的桑葚种植基地,成片的桑林让人们体验了一把“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的美景。“原始的桑叶种植没有了创收价值,我们种植可摘取桑葚的树种,种植了500亩,年产10万斤,利润可达207万元,这丰收的背后,包含了一份江淮银行50万元的信贷助力”基地负责人储根*介绍说。
桑葚种植是黄铺镇打造的特色农产品中的一种,种植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因购买树苗、化肥肥料等需要大量资金,潜山江淮村镇银行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及时对接需求,为该项目发放了50万元的“金农创业贷”,为桑葚种植浇灌了“金融活水”。
享受到潜山江淮村镇银行信贷支持的,还有黄柏镇的湖羊养殖户汪**,汪**紧抓镇政府发展养殖业作为该村特色产业的契机,承包山林50亩,积极学习养殖技术,但因流转林地、购买饲料等,资金周转紧张,正当汪**一筹莫展之际,潜山江淮村镇银行及时为其发放了10万元的信用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同时也助推了他搭乘“政策东风”致富的梦想。
(3)添彩乡村好“丰”景
王河镇是潜山市的农业大镇,粮食主产区,该镇农业人口占90%以上,可耕地4万余亩。粮食生产是王河的主导产业,但传统农业的效益低下。镇政府立足现情,按照农业“两高一优”的要求,走土地集约化经营之路,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以粮食优质高产为主线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潜山江淮村镇银行立足当地实际,围绕政策导向及主体需求,积极做好“粮食保丰收”全产业链的资金保障工作。
“有了村镇银行的信贷支持,我才能放手大干一场,才能跟着‘保收粮’工作不掉队”。2022年,种粮大户涂**承包耕地200亩,规模化种植水稻、油菜等粮食作物,王河镇开展“两高一优”走土地集约化经营之路以来,涂**在全镇紧锣密鼓的行动中看到了种粮创富的希望,干劲十足的他一心想要扩大种植规模,但扩大规模意味着投入增加,正当他为资金问题进退两难时,潜山江淮村镇银行王河支行在走访对接中找到了他,为其办理了40万元的“种粮担”贷款,有了资金支持,涂**随即将种植规模扩大到400亩,今年秋收,亩产1100斤的他打破了往年种植记录,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二、结果成效及社会效益
(1)潜山江淮村镇银行聚焦辖内旅游项目和旅游业态,梳理文旅企业、采摘观光、休闲娱乐等各类乡村旅游项目经营主体,深入开展“进村入户、进园入企”融资对接活动,扎实做好乡村文旅产业的金融配套服务。
(2)潜山江淮村镇银行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合作平台,与辖内全部乡镇建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关系,积极介入特色农业乡镇重点落地项目,准确把握产业项目建设进程、关键环节与金融需求,根据辖内“茶、粮、桑果、瓜蒌”产业项目不同阶段资金需求特点,聚焦龙头引领、主体带动,实现建设期信贷服务早介入、运营期信贷服务全覆盖、维护期信贷服务再跟进,全力支持辖内茶叶、水稻、瓜蒌、桑果等农产品品牌发展壮大。
(3)潜山江淮村镇银行依托市政府支持开展的“党建引领信用村”活动,积极对接农业农村局及产粮大镇“村镇银行关键人”,聚焦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粮食全产业链经营主体,了解粮食生产经营状况及信贷需求,并主动送贷上门,第一时间满足资金需求,为耕地保护贡献金融力量。
三、经验启示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依托优势资源振兴乡村产业,长远看势必要走产业融合、延链补链的集合发展之路,推进特色农产品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做足做精农产品深加工文章。推进产业振兴与科技融合,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为农村产业从基础设施到物流、仓储、零售等环节插上智慧化翅膀,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招收一批懂市场、精技术、善经营的优秀人才去引领示范,让农产品搭乘互联网快车,对接全国市场,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金融机构主动与乡土各类人才对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以金融活水助力乡土人才创业创新、助力特色乡土品牌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