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有幸参与了余杭德商村镇银行联合秀山社区开展的便民服务活动,特别深度融入了反假币宣传环节。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金融知识普及,更是一次深刻的实践体验,让我真切感受到金融安全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必要性与温暖力量。
银行网点固然是金融服务的核心阵地,但社区才是居民生活的“毛细血管”。将反假币宣传的课堂搬到秀山社区服务中心,直接面对大爷大妈、个体商户、年轻上班族等多元群体,有效打通了金融知识普及的“最后一公里”。看到居民们放下手中刚买的菜、领着放学的孩子,饶有兴趣地围拢在宣传台前,认真聆听、积极提问,我深刻体会到:真正有效的金融知识普及,必须主动下沉、贴近生活场景。社区,正是连接金融服务与居民需求最自然、最接地气的桥梁。
活动中,最打动我的是居民们学习识别假币时的专注眼神和恍然大悟的表情。当银行同事拿出新版人民币实物,手把手演示“一转看光变安全线”“二摸凹印手感”“三透光看水印和图案”的简易口诀时,现场气氛格外热烈。这些看似简单的技巧,对普通居民尤其是老年人而言,就是守护他们辛勤劳动成果的“金钥匙”。将专业复杂的防伪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易于操作的口诀和实操,是这次宣传成功的关键。
反假币宣传的意义,远不止于教会居民识别假钞,它更是一次深刻的金融风险意识启蒙。在讲解假币危害的同时,我们自然地融入了防范金融诈骗、保护个人信息、选择正规金融渠道等理念。活动现场,许多居民在了解假币识别后,主动咨询起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如何选择安全的存款产品。这说明,一次成功的反假币宣传,能够有效撬动居民对整体金融安全的关注度,提升其主动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这正是普惠金融的深层价值所在。
看着居民们带着收获的笑容离开,听着他们真诚的感谢,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和责任感。金融服务的本质是服务人民、守护价值。深入社区,面对面为居民解决最实际、最迫切的金融安全问题,正是我们践行“金融为民”初心的生动体现。居民们朴实的信任和强烈的求知欲,也鞭策着我们,要将这类接地气、解民忧的服务做得更扎实、更常态、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