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政和泰隆村镇银行党支部自2018年成立以来,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加强党建引领作用,践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机制,推动党业融合,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公司治理、业务管理、队伍文化,书写泰隆银行“三融三创”党建工作法在福建政和泰隆村镇银行落地的实践样本。
一、红色种子 播撒“二市四县”
福建政和泰隆村镇银行践行党组织与机构同建立、与业务同覆盖、与企业同发展的“三同”原则,2018年4月成立了党组织,隶属中共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党委,平均每年发展2名党员,现有党员16人,入党积极分子13人,实现了机构党员全覆盖。同时兼顾党员均衡发展,南平市政和、顺昌、三明市清流、明溪等县域支行明确了党员发展对象,确保每个机构均有红色种子。
二、红色基因 融入治理育人
该行将红色基因镌刻入公司章程,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有机统一。在治理机制上,严格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以支部委员会议事规则为刚性遵循,构建完善党组织前置研究“三重一大”事项的闭环机制。重大战略调整、机构布局规划、年度预决算编制、大额资金核销等关乎公司发展全局的决策,均严格执行支委会前置研究程序,经集体讨论形成决议后再提交后续决策环节,确保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
同时,将红色基因融入日常学习教育全过程,以思想建设夯实治理根基。支部书记每年带头为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讲授专题党课,传递红色理念;常态化召开民主生活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锤炼党性修养;每月固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由支部书记领学带学党章党规、廉政纪律、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以及监管政策等重要内容,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学习教育,持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纪律意识和履职能力,以坚强党性保障银行规范高效运行。
三、红色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政和泰隆村镇银行积极探索深化“党建重心与企业中心融合,创建红色动力;作用发挥与能力提升融合,创建红色先锋;红色引领与人文关怀融合,创建红色文化”的“三融三创”党建工作品牌,将组织优势转化为金融服务效能,走出一条党组织牵线、金融搭台、党员群众唱戏的一体化发展新路子,助推乡村振兴,彰显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一)创新红色产品,金融“活血”激发动能
以金融服务为根本,政和泰隆村镇银行聚焦“三农”融资痛点,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产品创新动能。该行借鉴主发起行“金融共富专员”经验,通过党员骨干深入村社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制定符合农户生产经营特点一系列产品。
创立“共富产品”,助力个体工商户经营引流。一是启动“烟火计划”,助力小店“增效、增销、增收及增值”。“烟火计划”是面向餐饮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服务等行业推出的一项扶持政策,为小店提供创业资金保障、智慧经营工具赋能、线上线下引流、品牌打造宣传、经营管理培训等服务。截至6月末,该行合作小店1991家,仅2025年上半年就为小店减免手续费成本33.34万元。二是启动“沃土计划”,助力农民富裕富足、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通过创新涉农金融产品、优化流程服务、完善支持保障,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入“三农”领域。截至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0.1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70%。
创新“定制还款”,破解一次性还款难题。根据农户生产经营一次性投入资金集中、生产周期长的特点,给农户设定3-5年的贷款期限,再根据农户的资金回笼时间,设定按月还息、按年部分还款的贷款方案,实实在在解决农户一次性还款难题,得到农户的广泛认可。截止6月末,定制化还款贷款户数1262户,金额3.36亿元。
践行“普惠金融”,提升农户贷款覆盖面。该行重点推进助农贷等“普惠+”系列产品,促进农村种(养)殖业、绿色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为当地居民创业就业、经营增收、改善生活注入金融“活水”。截至6月末,该行共发放农村种(养)殖业贷款436户,1.28亿元,发放绿色贷款578户,2.08亿元。同时积极推进“普惠金融 人人可贷”项目,推广“一次授信、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的小额信贷模式,依托村居建档和村民建档,利用电子预授信、“泰e贷”等工具或产品做好农户信贷需求匹配工作,通过“泰隆网店”、手机银行等渠道提升该行金融服务效率,提高客户申请、授信、用信体验。截至6月末,该行推进人人可贷村67个,人人可贷村授信1864户,授信金额5.61亿元,用信余额3.56亿元,提升农户贷款覆盖面。
推动“信用贷款”,提升农户贷款获得率。依托监管部门、村镇银行、村居三方党组织联建,发挥多重优势,共驻共建“党建+金融服务中心”,以基层党员1+N联络群众机制,双评信用(建立一份农户经济档案)为抓手,加强党建对金融便民服务的引领作用,通过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和评定,推动党建示范建设和信用示范建设。截至6月末,该行通过“党建+金融”模式累计发放12022本授信证书,授信金额18.49亿元。同时,该行将信贷支持与红色教育基地、清廉金融建设等结合,为西表村提供5年6000万元框架性信用额度,让“信用好、敢拼搏”的农户群体获得精准支持,实现金融服务与地方产业布局、民生需求的深度融合。
推行“科技金融”,实现一趟都不用跑。该行通过推广“PAD金融服务站”“云调查”“线上签约”等工具,实现客户经理手持PAD上门作业,视频调查、视频定位、视频签约,利用科技金融手段,打破空间障碍,实现一趟都不用跑,节约客户时间成本。截至目前该行客户经理PAD金融服务站装配率100%,全行98%的信贷业务实现PAD办理。
(二)深耕红色模式,金融“供血”持续发力
坚持党建品牌和金融服务同谋划、共打造,充分发挥党建互联枢纽作用,谋划致富产业、推进助富项目,着力构建银行与村居、企业共融共赢的发展“共同体”。
党建联建,构建政银村协同发展新格局。党建联建是政和泰隆村镇银行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以三级党组织联动为纽带,打造“党政支持、银行发力、村社响应”的融合生态。如持续开展“致敬榜样,续写荣光”“重走初心路 砥砺新征程”等主题党日活动,以红色基因凝聚团队共识;如联合人民银行政和县支行开展“笃学俊波事迹 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与交警大队推进“党建+警银共建”,与老干部局共建“银发经济”服务体系,构建起“党建牵线、金融搭台、群众唱戏”的多方共赢格局。如开展“齐心共耕希望田”主题活动,认领澄源村3亩撂荒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银镇共建,构建助力三农新模式。该行创新“银镇共建”模
式,与铁山镇联合启动示范项目,将乡镇党群工作者、支委联络员、先锋党员、村书记及红色信贷员纳入共建小组,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银村共建、双向奔富”的实践,既争取了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又精准匹配村社需求。通过党建联建,该行累计投放贷款105.97亿元,缴纳各项税费7544.08万元,存贷规模突破33.95亿元,以实干践行“党建引领、政银联动、共促发展”的理念。
公益先行,构建金融反哺机制。该行倡导全员公益,将责任担当融入日常,诠释党员的先锋本色和企业的社会情怀。支持经济薄弱村公益事业,向常㘵村、澄源村、上洋村、洋屯村、连坑村及车潭村捐款公益项目捐赠约30.3万元;关爱老年群体,为“长者食堂”建设捐赠3万余元;开展助医公益,向县医院捐赠20万元,为困难群体送上温馨的问候;开展助学活动,连续2年投入助学金50万元,助力100余名学子实现大学梦。同时,连续三年倾力支持梧桐书院建设,累计投入超13万元。
政和泰隆村镇银行秉持着“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普惠情怀,持续发挥金融“活血”“造血”“供血”能力,不仅激发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提升了金融助农促富专业化水平,提速、提质、提优金融服务,更是把优质的“融资+融智”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为乡村美、农民富、产业兴赋能点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泰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