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普及金融知识,提升社会公众的反假货币意识和能力,近日,海宁德商村镇银行组织开展了以“反假货币,守护民生”为主题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本次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双线并行的方式,覆盖沿街商户与网点客户,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走出去:精准对接商户,服务延伸至街头
活动期间,基层支行工作人员主动走进沿街商铺开展“面对面”宣传。逐一走访超市、餐馆、便利店等现金交易较多的场所,向店主和员工发放反假货币宣传折页,耐心讲解人民币防伪特征。
在袁花镇谈桥街区一家便利店中,老板娘王女士与工作人员聊起了自己的经历:“以前生意忙的时候,确实容易收到假币,一个月偶尔会有一两次,损失虽然不大,但挺闹心的。这几年手机支付多了,用现金的少了,假币也确实少见了。”工作人员首先肯定了电子支付带来的安全性提升,但也强调:“只要还有现金交易,识假防假的能力就一刻不能放松。”随后,现场拿出新版人民币,通过“一转看光变、二摸触凹凸、三透光看水印”的方法,向商户们实地演示了鉴别技巧,增强了商户的感性认识和实操信心。
	 
请进来:厅堂化身讲堂,客户变成同行者
支行网点充分利用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在厅堂内设置了金融知识宣传专区,循环播放反假货币科普视频,并由大堂经理开展微沙龙活动,进行趣味知识问答。
身为超市收银的康女士对柜员讲解的反假知识深有共鸣,并主动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我们每天接触大量现金,手感其实很重要。真币的纸张坚韧有韧性,手感特殊,抖起来声音很清脆;假币通常纸张偏软、偏滑,图案印得也模糊。”她表示,平时就会特别留意票面的颜色和毛泽东头像的衣领触感,这些实用技巧让她在工作中成功避免了好几次假币风险。她的分享立即引起了现场其他客户的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起来,厅堂瞬间变成了一个互相交流、共同学习的小型讲堂。
见成效,筑牢安全防线,守护百姓民生
走出去,贴近百姓日常;请进来,共建良好氛围。此次宣传活动通过真实案例交流与实用技能讲解,有效提升了周边商户和社区居民对假币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未来,海宁德商将持续推进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筑牢安全支付防线,为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