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浙江义乌联合村镇银行以“优服务”为抓手,支农支小服务草根

2017-04-07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       “新义乌人”是小微客户中的一大特殊群体,也是义乌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没有本地户籍、抵押物、固定厂房设备等原因,金融需求难以获得充分满足。
           2013年,义乌联合村镇银行正式成立,通过引进国际微贷技术,提高风险评判水平,大胆主动把这一群体纳入服务范围。三年多来,该行以“优服务”为抓手,通过信用贷款、保证贷款、动产抵押贷款等创新方式,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成长发展。
            截止2月底,该行累计发放贷款149亿元,笔数52454笔。各项存款余额21.56亿元,贷款余额27.67亿元,贷款户数6530户,户均42.37万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5.65亿元,户数5261户。农户贷款余额21.84亿元,农村企业贷款余额5.58亿元,涉农贷款余额27.42亿元。
    持续创新  服务好小微、三农
          “小微金融不仅仅是综合金融服务的简化版,而是要在符合银行风控的前提下,针对小微金融需求,不断改进优化业务营销、风控把关、流程机制、考核激励。”义乌联合村镇银行董事长朱海荣认为,小微客户对金融服务具有“短、频、急”的需求,只有牢固树立简单方便快捷的服务理念,持续创新、不断改进,才能服务好小微客户。
       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该行推出了“薪资贷”、“随易贷”、“亲情贷”、“社保贷”、“微商贷”、“联网贷”、“主办贷”等一系列接地气、解痛点的信贷品种。在该行的支持帮助下,不少企业度过了资金缺口难关,走上了新一轮发展期;有的甚至进军资本市场,成功登陆新三板乃至主板市场。截止2月末,累计发放“新义乌人”创业贷款21007笔,金额40.34亿元,分别占个人总贷款笔数40.56%和个人贷款金额的32.42%。
    针对三农客户获取金融信息渠道单一,该行主动织网格,走村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送金融服务入村进企,去年共开展营销活动181场,目标村的营销区域客户覆盖率达到6.86%,较上年提高1.61个百分点。在利率水平上,该行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累计获批2.4亿元支农再贷款,以较低的市场利率支持三农客户发展,受益农户1000余户,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肯定。
    强化服务 提升客户体验感
          成立时,义乌联合村镇银行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创建全国最好村镇银行和受人尊敬的银行”。这个目标虽看似远大,该行却一直脚踏实地地朝着这个目标不断迈进。要做到最好和受人尊敬,服务好是关键。
          该行提出了要以政府“店小二”、“跑一次”服务为学习榜样,树立“店小二”精神,当好服务客户的“店小二”。按照最多让客户“跑一次”的要求,每季度召开客户座谈会,经常性征求意见建议,梳理简化流程清单,提高客户的体验感。为提高业务办理时效,该行对原放款中心进行改造调整,客户无需上下楼签字,平均提速10分钟/人次;加大科技投入,开通上门开卡服务,去年共为3100个客户上门开卡,减少客户往返银行时间近4650个小时。
          该行还建立了严格高效的督办反馈机制,客户通过400客服热线、微信平台、柜面大堂等渠道反映的问题,要求一般事项必须在1个工作日内反馈给客户,通过层层督办落实,真正提高客户对时效和质量的满意度。
    践行责任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一直来,该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支持义乌地方经济发展。减费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共计免除手续费约280余万元;创新推出“还易贷”无缝对接产品,累计减少客户转贷成本2000余万元;增加纳税,累计入库各项税费3300余万元,其中,2016年度纳税金额位列全市第53名。在去年全国百强村镇银行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了“全国百强村镇银行”及“全国服务三农与小微企业优秀村镇银行”荣誉称号。
          在该行的积极推动下,区域小微和三农客户得到了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准许,以小微技术为依托的信用贷款在更多金融机构得到引入和推广,小微和三农客户的金融服务满足率、满意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 来源:义乌联合村镇银行    作者:涂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