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立足三农 服务小微 着力打造区域精品银行

2013-08-19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  
    大安惠民村镇银行成立于2011年2月18日,注册资本2000万元,由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截至2013年5月末,资产总额5.11亿元,各项存款4.78亿元,各项贷款1.41亿元,其中:农业及小微企业贷款 1.35亿元,占比95.7%。两年来累计实现利润1860万元,缴纳税金813万元。
    一、扎根县域,服务“三农”和“小微”
    大安是国家级农业贫困县,地处吉林省西部荒漠地带,大多是盐碱地,土地贫瘠,十年九旱,风灾雹灾频繁,能生长的农作物品种少、产量低,农民收入极不稳定,经济发展水平在吉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排名靠后。我行自成立以来,把富农、强农、惠农和服务“小微”作为战略基点,完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化解农民和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一是在思想上贴近“三农”和“小微”。我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面向小微”的市场定位,即金融服务和信贷投向的重点向县域及周边村镇农业、农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倾斜,以“小额分散”为信贷原则,持续深化市场细分,努力把惠民村镇银行打造成为农民致富的银行、居民兴业的银行、微企成长的银行。组织客户经理分片包村、包企业,走村串户,对区域内种植养殖专业户、农户和小微企业等进行了拉网式走访,了解其经营收入情况及贷款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准切入点,加大支持力度。我们针对大安产业特色开展的粮食收储专项服务,共支持粮食收购企业38户,累计投放贷款6000多万元;种子化肥经销企业20多家,累计投放贷款近4000万元;省级龙头企业亿龙葵花收购加工业的上游种植专业客户10余家,投放贷款1000多万元。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小微、三农”企业的赞扬。
    二是在产品上对接“三农”和“小微”。结合农业产业机构调整,着力由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支持单一产业向多元化产业转变,努力满足农村产业升级和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先后推出了 “公务宝”贷款、门市楼抵押贷款、住宅楼抵押(房易贷)贷款、“公司+农户”保证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结合区域实际的个性化产品,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抵押品少、担保难的难题,有效满足了区域居民、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差异化、多样性的金融服务需求。日前,我行针对出租车行业无法在当地取得贷款的现状,推出的“出租车经营权”质押贷款(车易贷),仅一个月的时间就为38名客户发放贷款339万元,深受客户欢迎。
    同时,优化流程,提高办贷效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贷款手续,提出“符合条件的客户,贷款像存款一样方便”的服务理念,建立随报随审制度。在具体工作中,实行首办责任制,根据客户需求在授信额度内,选择适当的贷款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合理确定办贷时限。部分贷款品种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最快可实现当天放款,即使是抵押贷款也可在3—5个工作日完成,大大缩短了放贷时间,被很多客户誉为“办贷最快的银行”。
    三是在服务上融入“三农”和“小微”。建立了小微企业贷款的绿色通道。由专属客户经理“一对一”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公开办事程序和时限,深入企业超前服务、主动服务。派驻客户经理深入各村,确保每个村、每个社区均有专人负责提供各项金融服务。不只是停留在真正实现送贷上门上,还体现在主动上门宣传、为客户家庭提供延伸服务、当好行业信息顾问和协助打理生意等方面。要求客户经理诚实守信、恪守承诺,不承诺办不了的业务,承诺了就一定做到。许多客户都惊讶地表示“贷款向来很难,这家银行怎么倒过来了?不仅手续简便,还服务上门”。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坚持做到:不吃客户一顿饭、不拿客户一包烟、不要客户一分钱、不让客户承担利息以外的任何费用。这种高效廉洁的工作作风,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二、科学发展,着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是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模式。我们深知,完善健全的公司治理,才是村镇银行永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在成立之初,我们即深入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营层的工作程序,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制衡机制,切实把公司治理要求真正落实于日常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之中。下一步,我们将在发起行的支持下,逐步实行股份制改造,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促进股东多元化、股权分散化,强化外部股东的监督机制,形成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
    二是建立有效的风险管控模式。村镇银行的规模小,建立时间短,风险管控能力弱,多数员工缺乏金融从业经验,因此各项基本管理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在村镇银行的培育上,我们牢固树立审慎经营的意识,持续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充分借鉴国有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成型的管理办法,制定了多项风险管理、信贷管理、合规审查、财务会计、内部审计等制度,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内控制度体系,并根据各项内控制度对各条线业务流程进行规范、梳理、完善和补充,使其能够较好地与机构、业务发展相适应。对于资本充足率、存贷比、流动性、贷款集中度等核心监管指标均明确分管部门,实现及时、有效监督。设立风险经理岗,履行大风险审计监督职能,确保前后台分开,实现安全经营无事故。
    三是加快网点建设步伐,增加营业覆盖面。短短两年时间,成立了三家支行,营业机构迅速增长的4家,从业人员从27人增加到的60人。所设机构坚持网点下沉,均设在县域郊区和乡镇,特别是安广支行,直接设立在安广镇,更加贴近了对乡镇这一层面的金融支持。机构的合理布局既提升了我行提升了我行的社会影响力,增加了城乡辐射覆盖面,也为全行经营发展的不断深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建立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模式。既突出村镇银行的独立法人地位,又积极推进与地方文化、与发起行文化的共融。在党组织建设上,以支部形式与发起行共同开展党的生活;在晨会建设上,各行把地方、发起行和其他惠民村镇银行业务发展情况、经营管理亮点、典型先进事迹等作为常态化必修课。在文化活动上,积极参加地方与发起行组织的各类大型活动,如演讲比赛、运动会、篮球赛、乒乓球赛、业务竞赛等。先后被吉林日报社评为“最佳公众形象单位”、被大安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三、做精做强,回馈社会
    在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我行始终以打造地方精品银行为己任,积极履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
    一是坚持贷款利率优惠。根据客户资金的实际需求和贷款的实际用途,区别对待,实行有差别的贷款利率。同质产品首先参考区域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再确定本行利率,低于地方性商业银行、信社、邮储银行,远低于小额贷款公司和其他民间融资渠道。特别是种植业,杂粮农作物产品收购均执行月利率6.5%,养殖业包括奶牛养殖、生猪育肥、育肥羊及家禽养殖等,月利率仅为6.5%,明显低于同业平均水平。相对优惠的利率水平,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更将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让农家子弟办自己的银行。扎根大安,坚持本土化。先后吸收区域内农民优秀子女36名到银行就业,占全行员工的60%,促进了“当地人建当地银行”战略实施,更为缓解区域就业压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是鼓励员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建立“爱心基金”,慰问帮扶农村贫困家庭,赞助贫困大学生;多次组织员工去幸福乡敬老院慰问,送去花生油、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并建立活动档案,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赢得了口碑与赞誉。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以上我和大家交流的这些,是自身在服务三农和小微方面的一些的体会和心得,真诚希望在座的各位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诚挚地欢迎各位领导和各位同仁有机会到我行考察指导,帮助我们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 来源:中国村镇银行网    作者:吉林大安惠民村镇银行 朱洪光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