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宜城国开村镇银行“双基双赢合作贷款”模式成效显著

2013-11-25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     作为国家开发银行发起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宜城国开村镇银行秉承发起行国开行“关注民生、服务县域”的理念,始终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大力实施“理念与机制创新、产品与技术创新、服务与品牌创新”等三大战略,不断探索信贷支农新机制、新模式,已累计发放涉农贷款近8亿元,累计支持小微企业和农户1200余户,并实现资产质量连续6年保持“零不良”,先后三次荣获宜城市政府“金融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今年上半年,在省银监局对全省32家村镇银行的综合业务评比中位居第1,同时,获得中国银行业协会和全国村镇银行论坛组委会授予的“全国服务三农与小微企业优秀单位”的荣誉称号。
     
        2013年以来,为深入贯彻两会及党的十八大精神,助力县域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宜城国开村镇银行按照省银监局《关于在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试行“双基双赢合作贷款”的通知》要求,拓展金融服务对象,延长金融服务链条,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并与自身长年推行的“银政农”信贷模式进行有效整合,分别在南营、刘猴社区、家庭农场等三个区域开展“双基双赢合作贷款”试点,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成效,受到当地镇政府、村委会及民众的欢迎。今年6月以来,通过该模式累计为45户农户、家庭农场主发放贷款1534万元。其主要工作作法是:
     
        一、成立一个实施小组
     
        成立宜城国开村镇银行2013年“双基双赢合作贷款”活动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行长为组长,分管副行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指定办公室和农贷部为本次活动的具体承办部门,其中办公室具体负责本次活动的方案制定、联络协调、总结报送等工作;农贷部充分发挥业务拓展优势及走村进乡的优势,负责“双基双赢合作贷款”的具体实施工作。
     
        二、明确二项工作目标
     
        一是明确以发挥地方基层党组织组织协调优势及“领头雁”职能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在经济组织活动中的话语权为重点,密切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致力于解决当地政府热点、难点问题和“银农”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地方重点产业快速发展的目标;二是明确以解决农户抵押难、担保难、贷款难的致富困境,克服制约其发展的融资难题,真正凸显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实现信贷业务拓展、支农数量增加、信贷规模提升、社会形象健全的总体目标。
     
        三、创新三种服务模式
     
        一是“镇带村”模式。主要做法是我行与南营街道办及其辖内村委会等两级党组织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分别成立南营街道办信用协会和辖内村信用分会,作为行合作载体;我行按照框架协议分别成立驻南营街道办及辖内村信贷工作室,指定客户经理定期到镇、村信贷工作室办公。有信贷需求的农户自愿、无偿入会,向村信用分会递交贷款申请,经村信用分会和镇信用协会两级评议后递交给我行,我行驻村客户经理按我行信贷工作流程启动贷前调查程序,经我行贷委会审议后,与农户签订信贷合同,并发放贷款。贷款发放后,镇信用协会和村信用分会发挥贴近农户和组织协调优势,协助我行开展贷后管理工作,有效解决信贷信息不对称难题,降低了我行贷后管理成本,提升了我行风险防控能力。截止目前,我行运用该合作模式已为20户农户发放贷款640余万元。
     
        二是社区模式。主要作法是:选择农户集中居住的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合作对象,我行与社区居委会签订信用合作协议,共同成立“驻村信贷工作室”,由社区居委会向我行推荐农户,并协助开展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我行确定两名驻村信贷员定期到社区受理居委会贷款推荐函,充分调动了社区居委会助贷积极性,有效提升了我行信贷风险管控水平。目前,我行选择了刘猴镇刘猴社区作为合作对象,通过该社区推荐,已受理了10户贷款申请,其中为5户农户发放贷款90万元。
     
        三是家庭农场模式。家庭农场作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在活跃农村经济,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增加农户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行运用“双基双赢合作贷款”模式,探索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途径和方式,扶持家庭农场开展专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的经营,为家庭农场“做大做强”提供全面的信贷服务。主要做法为:依托工商部门在家庭农场准入方面的信息优势,我行与市工商局及家庭农场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市工商局和家庭农场协会联合向我行推荐产业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的家庭农场作为潜在客户,经我行贷前调查和审议后给予信贷支持。通过家庭农场协会推荐,典型家庭农场示范带动,我行已为20户家庭农场主提供贷款800万元。
     
        四、发挥四方效应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的作用。通过与镇政府、村委会、市工商局等基层党组织签订《双基双赢合作贷款战略合作协议》,成立驻村信贷服务工作室,通过镇政府组织农户召开银农座谈会,传达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宣传国家涉农财政补助、利息补贴等惠农政策,并安排部门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协贷员,向我行推荐会经营、懂管理、讲诚信的产业大户并介绍其经营情况,全力协助我行开展基于政府推荐、农户联保的贷款调查工作,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通过批量推荐客户,减少了我行的客户开发成本,提高了我行的盈利水平,确保我行能放贷款。
     
        二是充分发挥合作社、信用协会等组织的助贷作用。合作社、信用协会作为我行的农村金融信用平台,主要协助承担联保贷款会员的推荐、基本信用征集、保证金汇划、贷款管理及本息回收等工作;同时,还为社(会)员在技术培训、材料购进、产业行情、销售渠道等方面提供帮助,实现原料价格优惠、销售信息共享。通过社长、会长向社(会)员灌输标准化、规模化、合理化、生态化的先进生产理念,引导社(会)员主动发挥“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积极走出家门,将经验借鉴、付诸于实践。同时由社长带头向银行借款,倡导“银行融资致富”理念,充分发挥其发家致富的龙头效应和引领作用,使社员敢于融资、勇于融资、愿意融资;同时,社长主动协调社员间的关系,按区域范围、养殖规模、资产实力等将社员贷户划分为若干个联保小组,便于我行信贷管理,使我行敢放贷款。
     
        三是充分发挥我行一级法人的优势作用。“独立审贷、廉洁办贷、高效放贷、严格收贷”是我行自始至终坚持的信贷原则。作为独立法人机构,我行具有独立的决策权,一项产品、一种模式,只要我们论证可行就迅速可以出台政策,立即实施操作,且能够及时修订、调整,这是优于当地其他金融机构最明显的特点。“双基双赢合作贷款”模式下的相关制度和办法,我行从接到试点通知到出台,期间动员、分工、初稿、讨论、修订、完善、发文等用时不到两周,并迅速投入市场,社会成效显著。该模式的实施与我行作为独立法人金融机构的有效结合,使我行愿意发放贷款。
     
        四是充分发挥风险社会化评价与管理作用。该模式主要通过农户信用互评及签订相关的合同文本,来充分约束借款客户的行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主要通过联保的形式克服抵押难、担保难问题:第一,建立了平辈压力机制。互相监督,互相扶持,对人品不好的客户或不专注经营的客户,进行相互督促,相互制约,对不按时偿还贷款的客户,实施信用通报,在区域内能够确保信用公示,以此约束客户违约;第二,风险合理分担。即便联保小组个别成员出现了风险,其他联保成员可为其承担风险,大家共同努力,分摊风险,从而降低了我行风险;第三,保证金覆盖。建立保证金制度,覆盖了一定了风险,减少了风险敞口。该模式要求每个贷户按照各自贷款额度的20%存入保证金,以此降低由于个别客户贷款偿还问题产生的风险,使我行敢于长久发放贷款。
     
        五、坚持五项办贷原则
     
        一是坚持“信用先行、四眼原则、眼见为实、实事求是、交叉检验”信贷调查原则。创新“三品、三表、三单”的微贷款技术,强调客户信用先查询,双人同去共调查,眼睛看见为依据,事实存在不浮夸,交叉检查露真容,根据客户的“人品、产品、押品”和“水电费单、出入库单、税费单”,结合现场调查情况,为农户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二是坚持风险经理平行作业原则。我行通过引入风险经理平行作业制度,要求20万元以上的农户贷款项目,风险经理共同开展贷前调查,切实防范风险的发生。三是坚持独立审贷原则。针对政府、协会推荐的养殖户,我行坚持独立审批的原则,根据实际调查结果确定是否发放贷款,仅将其意见作为放贷依据,并不因是其推荐而放松警惕。四是坚持将廉洁、高效作为信贷核心技术的原则。将为客户提供廉洁高效的信贷服务作为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力争新客户七天放款,老客户三天放款,严禁客户经理在办贷过程中“吃拿卡要”,严禁接受客户的礼金、有价证券、宴请,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培育务实廉洁的信贷文化。五是坚持利率优惠、上门收贷原则。针对“双基双赢合作贷款”,我行给予充分的利率优惠,利率在所有贷款项目中处于较低水平;且为进一步降低农户的融资成本,减少其由于路远而发生的遗失财务和交通意外,我行安排驻村

  • 来源:宜城国开村镇银行    作者:吴金星 李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