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海湖星村镇银行创新金融产品,为渔民解决融资难题
浙江省临海市濒临东海,海域面积1819平方米公里,海岸线长227公里,自古以来,渔业便是我市重要产业之一。随着国家日益重视海洋产业的发展,临海市渔业迅猛发展,作业方式多样化、生态化,渔船更大、更新、更先进。然而在此过程中,渔户出海捕捞前需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购置、维修生产捕捞工具,却因融资渠道的单一而陷入融资难的漩涡。
临海湖星村镇银行本着“服务三农,支持小微企业”为宗旨,立行以来,不断加深、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2011年7月开始,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持续有效投放,更是帮助该行在临海市树立了“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良好口碑。渔业作为“三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行一贯致力于研究,如何基于现有渔业融资渠道和该行现有信贷政策创新出富有“村镇银行特色”、更方便、更高效和被渔民广泛认可的信贷模式。
上盘渔民王高福,自幼出海,从事捕捞作业长达30余年。半辈子在海上颠簸,凭着良好的技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积累了一定的资产。王高福在2009年出资购置了一艘渔船浙临渔12202号,生活日益宽裕。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春节后,随着老父亲去世、妻子腰椎手术、两个儿子相继结婚各种事件接踵而至,王高福平静的生活瞬间天翻地覆,家庭支出大增,影响到了正常的捕捞作业,其屡屡向当地各大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却被拒之门外。万般无奈之下,王高福甚至动了卖掉渔船的想法。
上盘镇渔业发达,但当地只有农行、信用社、邮政储蓄三家银行,因各行政策不同,渔民融资难度大、手续繁琐,有的银行融资金额较小,且需要多人联保,办理时间较长;有的需要以船舶抵押,但抵押评估较繁琐,只评估渔船壳体,较市场价值差距较大。同时,渔民因为一年有半年时间在外捕捞,出海前需筹集资金购置捕捞工具,贷款需求存在着季节性,一年期贷款存在着资金利用率低的问题。针对渔民的融资难问题和贷款需求的特殊性,该行提出“无抵押短期快速贷款”模式,根据不同捕捞方式作出定量测算和定性分析,同时评估渔船的市场价值和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情况,由渔船挂靠的渔业公司和同行业船主提供担保,从而核定贷款额度。
2012年6月,经过临海市泓达渔业公司介绍,王高福了解到该行“无抵押短期快速贷款”后向该行提出贷款申请30万元。该行受理贷款申请后,经过定量测算和定性分析,结合借款用途,得出该户经营正常,权益核算合理。经过实地走访了解,该户为人本分,无不良嗜好,家庭关系和睦,只是目前资金较为紧张。综合分析,该户符合该行信贷要求,经上级领导核实后,次日发放贷款。按照该行支农再贷款政策,给予其利率优惠。
在该行的大力支持下,王高福解决了融资难这一大问题。近两年,在国家柴油补贴政策扶持下和休渔期制度保护渔业资产后,王高福的捕捞效益日渐增长,生活也走上了快车道。大儿子王会入股浙临渔61003号渔船50%股份,子承父业,从事渔业捕捞作业,并新购置了一辆现代越野车。小儿子王杰从事渔业接鲜作业,新购置了一辆奥迪轿车。在上盘镇翻身村,说起王高福一家,无人不竖起大拇指。
王高福如今已成为该行“忠实”客户,给该行推荐了一批优质客户,他说:“我文化程度不高,话也说不好,当时家里出了好几件大事,真的是急白了头,幸亏湖星银行支持。渔民靠海吃饭,见惯了海里的大风大浪,却差点倒在融资难这个‘大浪’下,你们湖星银行才是真正支持我们老百姓的银行,你们是我岸上的船。”
“无抵押短期快速贷款”施行两年以来,受到上盘镇、桃渚镇广大渔户认可,累计发放贷款200余笔,成为该行一大“特色”。这一特色产品也引发了高级管理团队更深层次的思考,专业的技术才是服务小微与三农的核心手段,在可选择产品的多样性、审批流程的简单性、服务效率的快速性、信贷资源可获得的便捷性,尤其是对客户需求响应的灵敏性方面,必须突出“灵活和高效”,这不仅是对村镇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考验,对产品创新能力的考验,更是对风控能力的考验。湖星村镇银行凭着一股“钻”劲,对三农与小微客户深入接触、深层创新和深度服务,积极破解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