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河北沙河襄通村镇银行简讯

2014-11-14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 沙河襄通村镇银行关于金融服务情况的汇报

          沙河襄通村镇银行是为响应国务院及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号召,由邢台银行作为控股银行发起设立,并经国家银监会批准于2011年11月8日正式成立的一家法定金融机构,既是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本土银行—沙河人自己的银行。
          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等以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开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以及人行、银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服务沙河、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立行宗旨,通过推出“金融自助服务终端”、“免费银行”、“便民储蓄”、“支持新农村建设”、“农户联保贷款”等一系列业务品种,切实做到服务地方、服务百姓,并将服务触角努力延伸到相对偏僻和金融薄弱的山区和乡村,大力开拓、耕耘农村市场,迈出了服务农民、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坚实的一步。
          一、加强农村便民金融服务,创新和发展金融自助终端
          沙河市位于太行山东麓。东西狭长,山区、丘陵等地区占全市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地形复杂,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仅13公里。相对沙河市众多村庄及人口,沙河市的金融机构较少,沙河市区又位于沙河市东部,距离西部最远的村庄将近70公里,这一地理环境造成了沙河地区现有金融机构较少且分布不均匀,全市金融机构覆盖率仅为30%,西部较为偏远地区情况更为严重,金融机构覆盖率不足15%。近20万农民群众金融生活受到影响,连政府涉农补贴几十块钱的现金存取款业务都要走上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才能够找到金融营业网点。
          针对这一情况,沙河襄通村镇银行对沙河市行政区域内村域、社区进行了广泛细致调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远赴山东、广东等村镇银行农民金融服务开展较为发达的地区吸收先进经验,投入大量人力、物理资源引进了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设备这一金融产品,并专门成立三农服务部从事该金融产品的推广和布设等工作。为响应党的十八大关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要求,沙河襄通村镇银行根据银监会实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三大工程”即“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的精神;为了充分体现 “服务沙河,服务三农”的办行理念,于2012年11月份正式推出并成功上线第一台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这也是河北省内推出农民自助终端的首家银行。这不仅在区域填补了一些金融服务空白,更是真正把银行搬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在便民服务处可为老百姓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金融服务,包括活定期存款的余额查询业务;活期、定期存取款业务;转账业务;转账开销户业务;口头挂失;密码变更等,让广大农村百姓享受到更加周到、便捷的金融服务,解决村民不远数里到乡镇、城区办理存取款业务的实际困难,使老百姓 “足不出村”便可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截止目前沙河襄通村镇银行已在沙河市11个乡镇办事处48个行政村设立了便民服务,使近10万多名老百姓享受到了便捷的金融服务。具体覆盖的乡镇村庄西至蝉房乡石盆村,东达桥东办事处辛寨村及留村乡郭龙庄村;北至綦村镇朱庄村,南达册井乡舍身村、锁会村。便民服务网点正以贯穿东西南北之势,纵横交错之态,向沙河全辖乡村稳步布局铺设。
          截止目前,开立个人储蓄账户共计-----14896户;便民服务办理业务量累计发生-----20061笔。吸收存款达7000多万元,极大便捷了群众金融业务办理,进一步完善和满足了村民的金融需求。
    在积极推广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业务,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的同时,沙河襄通村镇银行组织“上山下乡进社区活动“近百余次,发放相关宣传资料近万余份。利用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设备网络积极的进行反假币、反洗钱宣传工作,大力宣传防范农村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知识、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宣传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惠农、助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信贷业务推广、存款业务介绍等金融知识的讲解与宣传,极大地方便了农村的广大百姓,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2014年,该行便民服务网点也被沙河市金融办授予“沙河市非法集资信息直报点”。

     二、沙河襄通村镇银行倾情打造免费银行和开发了“便民储蓄”业务

     沙河襄通村镇银行自开业以来,遵循“服务不收费,服务更到位”的服务承诺,为沙河人民倾情打造免费银行。
     我行在行业内的零收费标准,使我行成为真正的免费银行。开业以来共减免数十项收费项目。包括跨行汇款手续费、网银手续费、委托(托收)手续费、对公开户手续费、出具存款证明手续费、验资业务手续费等等。免费项目涵盖所有人民币基本结算类业务服务项目,从而极大方便和惠利了我行新老客户。以小规模企业每月10笔跨行汇款业务计算,平均单笔汇款金额在50万元以上100万以下,每笔可节省手续费20元,使得企业每年仅手续费这一项就可节省2400元。
     我行倾情打造免费银行,一是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切实做到源于社会而服务社会;二是为让利最广大的中小微企业客户,实实在在地支持企业减负;三是为更多小客户提供越来越充足的金融服务,努力让广大客户享受最贴心、最优质的服务。
       “便民储蓄”是我行推出的一种存取方便、享有活期储蓄便利和定期利率回报的储蓄产品。存取灵活,使您轻松理财。

        三、沙河襄通村镇银行金融服务送下乡
       (一)积极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支持城镇化建设
         现在很多农户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许多农村实施新农村建设为农户集资兴建住宅楼,改变农村的面貌。由于农民土地性质的原因,其他银行不能够为农户办理住房按揭贷款。针对这些情况,我行积极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并且结合中央“一号文件”,适时业务创新了“新农村建设贷款”。该项业务系在我市金融行业首次推出。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实行农户申请,由农户所在村委会以及新农村建设筹建委员会进行推荐,我行独立自主进行贷前调查,并且由农户自发组织担保的方式进行办理,根据所购住宅总价款,合理为每位农户设定贷款金额和期限,采取等额本息还款法,同时在利率上给予极大的优惠,该项业务推出以来得到了所在乡村广大农户的强烈反响,较好的支持了我市农村城镇化建设。截止2014年9月底,我行共发放涉农贷款124户,涉民贷款余额19861.3万元。其中发放农户贷款70户,贷款余额3648.3万元。农村企业贷款54户,贷款余额15956万元。
      (二)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支持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
        我行在深入农村市场进行调研过程中,发现已经有许多农户走出去到其他区县大面积的流转承包土地进行集中耕种,但是在前期需要缴纳土地承包费,另外还需购买农机具、化肥、种子等必须的生产资料,农户自有资金在这时候会出现瓶颈,由于农户对金融知识知之甚少,不知道怎样才能从银行贷到款,往往从民间高息借贷,这样不但加重了农户的经济负担还扰乱了金融市场。我行领导经过充分研究并且结合实际,推出农户联保贷款业务,由农户自行组成联保小组并相互承担连带责任,实行全体村民民主评议村委会推荐的方式申请贷款,我行根据流转承包土地面积和农作物的品种以及自有资金投入金额来合理确定贷款金额和期限。目前该项业务正在稳步开展,下一步我行将继续研究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农村金融业务创新。
     
    四、树形象,履行社会责任
    自开业以来我行就十分重视对外宣传和社会形象,并运用不同的形式,不同时间和空间进行我行的形象宣传。以主动宣传和下乡服务、参与公益事业相结合,形成的立体式全方位宣传工作,大大提升了我行声誉和形象。连续两年组织了两届全市“沙河襄通村镇银行杯”冬季长跑比赛;并与当地宣传部、文体局分别合作举办大型公益活动:感动沙河” 颁奖晚会以及贺新春大型“民间文艺汇演”; 合作连续两年对全市242个行政村进行电影送下乡活动,放映场次达6000多次,不仅大大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树立了我行的良好形象。行领导带头分别以团体和个人形式在市政府领导及政协领导的带领下实地多次对当地多名五保户和贫苦学生进行资助和捐赠活动;与团委组织了以“襄亲襄爱,通达未来”为主题的希望工程爱心助学募捐活动以及志愿者下乡便民服务,很好的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组织员工每周六、日轮流下乡宣传,利用农村庙会活动进行重点金融宣传。
    树立了良好企业形象的同时也为我们增添了荣誉分别荣获中共沙河市委、沙河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进步奖和“服务沙河、服务三农和服务小微企业精彩活动先进单位”证书;荣获共青团组织授予的2013年度邢台市级“青年文明号”和 2013年“捐资助学杰出单位”、2014年“捐资助学先进单位”;以及多项优秀员工个人荣誉。
    沙河襄通村镇银行作为沙河市唯一一家村镇银行,将以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通过“便民服务”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努力提高针对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金融服务水平,实现自助终端便民服务网络的村村通,使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我市各乡村、社区,贴近到农户。始终秉承“经营稳健、富有特色、运转高效、服务优质、相伴成长、和谐共赢”的经营理念,扎根沙河,实现服务沙河,服务三农,服务中小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