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今年以来,江苏海安农商银行继续秉承“金融为民”初心,积极争取政策上的倾斜、努力调优信贷结构、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持续推动服务创新,全力支持制造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扶持小微企业,持续为推进地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截至4月末,该行投向实体经济贷款余额523.71亿元,较年初净增36.9亿元,增长7.58个百分点。
聚焦主责主业夯实“制造之基”
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定盘星”。海安农商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南通市委、市政府“十四五”规划,坚定不移地服务“制造强市”这一中心目标,支持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该行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工业园区、商会协会的对接服务,深入了解制造业企业经营状况和金融需求,通过“一对一”“面对面”服务,前中后台相互支持,第一时间响应并提出解决方案,并进一步严格贷款审批限时服务,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同时,该行根据当地产业特点,秉持“和合共生”的发展理念,准确定位、精准服务、稳中求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海安模式”。十多年来,该行制造业贷款从2011年的36亿元跃升至2023年4月末的253.48亿元,增长超7倍,为海安打造长三角北翼最具竞争力产业高地提供了重要支撑。
投入金融资源润泽田间地头
作为海安辖内网点最多、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地方法人银行,一直以来,海安农商银行始终把“金融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在江苏省联社和海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民银行、银保监等部门监管指导下,海安农商银行主动融入海安党政决策部署,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机制,深耕本土助力乡村振兴,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支持。
该行党委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科学内涵,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意见》,从战略高度优化支农支小顶层设计,有力保障乡村振兴大局中金融供给质量和水平。2022年年末,该行普惠金融服务点实现210个村组全覆盖。
该行党委明确,将在2022年至2024年投入服务乡村振兴资金180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达160亿元,实现农户和小微企业经济信息档案全面覆盖,全市农户金融服务覆盖率达100%,整村授信率达80%,授信签约率达40%,全力打造让地方党委政府信赖、让老百姓满意的“自己的银行”。
回归服务本源浇灌“小微之林”
小微企业是保民生、保就业的重要抓手。海安农商银行积极践行责任和担当,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以金融力量促进国民经济“微循环”,通过优化办贷流程、减费让利、灵活期限管理等方式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今年3月,该行与海安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战略合作,就加强党建共建、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共推专属信贷产品、 服务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以及推动系统建设和数据共享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深入交流,并就共同推进“四好农村路”养护管理、参与“数字交通”安全建设、支持网约车行业发展等具体项目达成合作共识。以此为契机,该行成功向海安某路桥公司发放首笔“四好农路贷”500万元,向海安某物流公司发放首笔“交运易贷”100万元。
同时,该行积极推广“小微贷”“苏科贷”等产品,延伸普惠金融业务受众面。截至4月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1.73亿元,较年初新增13.92亿元。2011年以来,该行连续十年荣获江苏省联社等级管理5A级,多次获得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和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海安农商银行将始终紧跟南通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安新实践贡献更多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