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大冶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扎实推进“六访六增 四下基层”活动,因地制宜开展产品和模式创新,持续助力特色产业发展,让“土特产”成为富民增收的“金招牌”。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余额94.53亿元,比年初净增6.43亿元。
丰富涉农产品,破解“三农”融资痛点
即将进入葡萄成熟季,在大冶市阳光绿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葡萄种植大棚里,葡萄架排列整齐,一串串沉甸甸、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树藤。“我们这葡萄园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你们农商银行的鼎力支持。”该合作社负责人王某一边修剪树枝,一边满怀感激地对前来回访的该行工作人员说道。
2012年,该合作社在大冶市罗桥街道王家庄村流转100亩土地,开始了特色农业种植之路,种植品种主要以葡萄为主。随着葡萄采摘园知名度的打响和市场销售的走俏,果园种植规模化发展、老旧大棚改造升级等环节需要大量资金,该行罗桥支行工作人员在普惠金融对接走访中了解到企业需求后,针对农业种植投入高且普遍缺少抵质押物的情况,积极引入湖北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进行担保授信,成功为该合作社发放“农担贷”100万元,极大解决了客户农业经营生产的资金难题。
经过几年发展,葡萄采摘园的种植规模已扩大到600亩,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就业,人均每年可增收10000元左右,“小葡萄”正在逐渐变成“大产业”。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向全市茶叶、葡萄、柑橘等特色种植产业投放贷款2.3亿元,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突出地域特色,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六年前,刚过而立之年的陈先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回到家乡流转荒山荒地种植“狗血桃”。经过六年的苦心经营,合作社的种植规模由最初的数十亩逐渐发展到50亩。日子越过越好,陈先生有了扩大种植规模的打算,但苦于流动资金不足。恰逢该行保安支行开展“六访六增”活动时获知客户资金需求,上门了解客户经营情况,运用“一键式”提款的“301”贷款服务模式,当天成功为其发放“农e贷”20万元,及时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据了解,“狗血桃”是保安镇的特产,全镇有12个村、近4000农户种植狗血桃树,种植面积近万亩。为擦亮“狗血桃”“土特产”金字招牌,近三年来,该行累计向当地38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12笔、金额6800万元,以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投放,助力当地农产品走向国内大市场。
精准金融支持,助力农民致富增收
盛夏时节,走进大冶市金牛镇胡胜村杨越山庄生态园,漫山遍野的梨树映入眼帘,阵阵梨香扑鼻而来,成片的梨树上,一个个硕大的翠冠梨挂满枝头。果林两旁的路边,停满前来收购翠冠梨的车辆,果农们正在林里采摘翠冠梨,到处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杨越山庄生态园成立于2017年,占地总面积1400余亩,其中翠冠梨种植面积500亩,年产量可达40余万斤,是当地翠冠梨规模化种植龙头企业。但实际上,该生态园在三年前,还深受发展资金不足的困扰。
“2021年,由于生态园扩大种植规模,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但也正是在这一年,大冶农商银行主动伸出援手,及时向我们发放贷款,还把利率降到最低。”提到农商银行,杨越山庄生态园负责人杨先生说。
三年来,该行累计为该企业投放信贷资金300余万元。随着杨越山庄生态园知名度逐年提升,春天来赏花、夏天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数百亩梨园早已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
在大冶市大大小小的乡村里,像杨某这样有底气发展乡村产业的“新农人”还有很多。近年来,该行积极探索以金融力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进一步延伸了普惠金融服务触角,有效地支持了农民增收、农业增产。截至目前,该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54.87亿元,较年初净增7.28亿元,增幅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