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农商银行发挥“小银行+大平台”优势,加快推进零售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动零售业务经营模式变革和服务升级。截至9月30日,喀什农商银行储蓄存款余额82.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亿元;个人贷款余额40.40亿元,农户贷款余额9.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0亿元,农户贷款覆盖率达69.21%,较年初增长8.78%。
零售转型注入业务发展“新动能”
零售转型焕然一“新”。
一是组织架构新。喀什农商银行立足“大零售”发展格局,将城镇个人贷款、农户贷款、储蓄存款、网络金融、电子银行业务集中至零售银行部统筹管理,使该部门升级成为对外的“中转站”、对内的“稳定器”;同时提出“强支行”战略,根据支行规模、地理位置配备相应数量的客户经理,下放一定的信贷业务审批权限,促使各支行向综合型支行发展。
二是产品种类新。坚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形成了以基础存款、大额存单、协议存款三大类为主体的16种存款产品和以按揭、个人消费、生产经营、农户贷款四大类为主体的20种个人贷款产品体系,零售贷款近三年年均增加近5亿元,平均增幅40%,增加了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
三是服务理念新。转变以往“等”客户上门的理念,找准定位、回归本源,着力对信贷结构进行了调整,集全行之力发展普惠信贷业务,引导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通过调整贷款利率、优化服务模式、规范申贷流程、加快放贷速度,促进消费升级。
数字转型多策并用。
一是客户管理建立“库”。通过科技赋能,不断推进客户关系管理平台(CRM)、零售营销平台、积分权益平台等零售数字化平台的使用,为不同客群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广运用企业微信,通过数字化储备客户资源、拓展获客渠道、耕耘私域客群、快速触达客户。
二是权益活动增加“户”。开展固定的权益活动,以维持存量客户的基本活跃度;根据实时热点、情景、场景设计个性化、趣味化的权益活动,实现爆发式活跃和拉新。
三是场景建设打通“路”。深化场景融合,实现科技与金融、线上与线下、便捷支付与美好生活的全面融合,从支付结算频率高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下功夫,先后建设亿家超市智慧收银系统项目、环疆新世界百货收银系统、喀什市各乡镇卫生院扫码支付项目、水务管理系统、智慧物业等;建设“三农”领域数字化转型平台,以“政府+银行+供销社+农户”的资源整合模式,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零售转型推动业务改革发展新格局
首先,转变理念、转换思路。喀什农商银行在稳定优质大客户的同时,注重细分市场营销零散的优质个人客户,挖掘中高端私人客户及其亲朋好友等上下游,抓好网点周边商圈、社区、政府等中高端个人客户营销,实现转型发展“软着陆”。持续优化网点布局,抢先入驻自贸区喀什片区、经济开发区、喀什万达广场等新园区、新商圈、新业态,下好优化机构网点先手棋。
其次,提升服务、提高技能。加强科技对零售业务的支撑,积极推进智能柜员机、多功能自助设备实现各网点全覆盖,合理增加低柜窗口,同时,全面提高客户经理综合素质和零售专业知识,走向前台、走入市场、走出营销。
第三,细分客户、丰富内涵。扎实做好客户信息收集、维护、挖掘和分析等工作,并根据客户存贷款、理财等金融资产,从不同维度对客户进行分层分类;加强客户分层管理,实现对已有客户的细分,区别对待,分层营销,差异化服务。
第四,公私联动、形成合力。一方面,零售银行部和公司银行部加强公私联动,通过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推动个人客户的批量式增长;另一方面,零售银行部和公司银行部加强产品联动,账户、理财、电子银行、公务卡、“商易贷”等组合营销,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第五,线下线上、双轮驱动。一方面,发挥物理网点人缘地熟优势做好柜面营销,不断完善厅堂功能;另一方面,加快线上电子渠道建设和互联网金融发展,做好电子银行产品的推广与营销,进一步提升电子银行业务的规模与质量,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格局。
第六,防控风险、提质增效。喀什农商银行高度重视零售业务的风险防控工作,把风险防控和客户体验有机结合,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产品设计有机结合,健全零售业务的管理体系、产品体系、服务体系、渠道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