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广东广州农商银行:从“手工记账”到“云端治理”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2025-08-14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 近日,广州市荔湾区葵蓬村“村社物业租赁管理系统”成功上线,并在全市率先实现智能水电表全覆盖,让村社物业租费收缴由“手工记账”升级为“全流程、可视化”智能管理,农村集体资金流转全程留痕、阳光透明。

    这场变革的背后,是广州农商银行以科技为笔、金融为墨,推进金融服务深入“最后一公里”的积极探索。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今年以来,广州农商银行以创新技术和服务模式赋能村级财务管理透明化、租赁流程智能化,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打造金融助力乡村治理的新标杆。

    智能化转型:助力“三资”监管阳光透明

    广州是观察中国超大城市“产城共生”的特殊样本,在全国一线城市中,拥有数量最多的中心城区城中村。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城中村出租物业约60万栋,覆盖水产、干货、花卉、果蔬、茶叶等多种涉农产业集聚区和服装纺织、美妆日化、汽配五金等多个专业市场。

    城中村物业租赁的规范化、智能化管理,不仅关系到“三资”(即农村的资产、资源、资金)监管的阳光透明,还推动着村社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然而,当前大多数城中村租户仍采用银行转账、微信支付或现金结算,在集体资产管理透明化、支付结算智能化等方面具有较大改进空间。

    破局的力量,来自广州农商银行专门为村社、村民客户开发的“村社物业租赁管理系统”。该系统深度融合大数据、物联网及区块链技术,构建起“资产登记—线上招租—智能签约—租金归集”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实现从房源管理到报表统计的全流程、可视化管理,破解租客交租、村社收租难题。

    今年6月,“村社物业租赁管理系统”在葵蓬村上线,村民和租户赞不绝口。葵蓬村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核心区域,租户以花卉种植销售、茶叶批发零售等涉农产业经营主体为主。过去因为村域面积大、租户数量多,租户缴费和财务核算占据了双方大量时间和精力。“自从系统上线,个人和企业交租,村社、村民和二房东收租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手工记账,桌面堆满登记本。”葵蓬村物业管理人员莲姐说。

    与此同时,广州农商银行联合物联网企业共同研发推出的智能水电表系统也在葵蓬村同步上线,破解以往人工抄表、催缴带来的欠费难题,实现远程抄表、欠费预警、自动结算一体化管理。系统生成的用水用电数据实时同步至银行后台,与租赁合同自动关联结算,从源头解决了缴费滞后问题,为农村集体治理降本提效和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装上“加速器”。

    科技+金融:打通村社服务“最后一公里”

    从手工记账到智能收租,从人工抄表到智能水电表实时统计数据,葵蓬村物业管理模式蝶变的背后,是广州农商银行以科技金融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三资”管理服务改革不断走深走实,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广州农商银行始终紧扣服务“三农”定位,在“三资”领域研发推出一个个创新型系统。在村社智能系统开发应用方面,“村社物业租赁管理系统”预计在多个村社铺开使用;“智能缴费系统”已在广州白云区棠溪村等多个村社上线应用,实现租客交租、村社收租实现“一次扫码、云端缴费”,资金往来数据接入“三资”平台,村集体资金关联变动一目了然。

    在数字平台方面,广州农商银行研发推出“村资宝”系统,在白云、花都、从化、南沙等4个区21个镇(街)铺开,实现村社资金报销全流程线上化,单笔审批平均仅需8小时,报销效率大幅提升。此外,陆续开发了服务农村现金管理的“云信通”平台、支持农村财务管理的“对公分账通”产品等产品,为村社提供智慧党建、智慧社区、智富商圈、智慧交通等支付结算服务。

    因农而生,向农而兴。广州农商银行践行“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打通农村资产管理与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未来将加大智慧系统创新力度,延伸金融服务触角,为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品质的金融服务,为广州市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贡献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 来源:广东广州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