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部署,切实提升居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8月上旬,宝应农商银行望直港支行积极响应号召,组织精干力量走进宝应县人流量密集文旅街区,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扎实、形式多样的反诈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面对面的宣传讲解,增强群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的防骗意识,进一步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营造“全民反诈”的良好社会氛围。
精心筹备,确保宣传实效
为确保此次宣传活动取得实效,宝应农商银行望直港支行提前谋划,精心部署。活动前,该支行组织员工深入学习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最新手段和典型案例,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作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折页。同时,该支行积极与当地公安部门、社区居委会沟通协作,选取人流量密集的老东门文旅街区这一人流量较大的区域作为宣传点,确保覆盖更多群众。
活动当天,该支行工作人员早早来到现场,设立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营造了浓厚的反诈宣传氛围。傍晚时分,随着下班、散步的居民逐渐增多,活动现场很快吸引了大量群众驻足参与。
形式多样,提升宣传效果
为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互动性,该支行工作人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向群众普及反诈知识。
一是面对面讲解,剖析诈骗手法。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向过往群众详细讲解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类型,如冒充客服退款、虚假投资理财、“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诈骗等。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向群众揭露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话术套路,并重点提醒大家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的防骗原则,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或向银行咨询。
二是以案说法,增强警示效果。为了让群众更直观地了解诈骗的危害,工作人员特别选取了本地发生的几起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例如,某居民因轻信“高收益理财”被骗数万元,某老人因接到“孙子出事急需用钱”的诈骗电话而损失积蓄等。这些真实案例让在场群众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引以为戒,提高警惕。
三是线上延伸,扩大宣传覆盖面。为让反诈知识传播得更广、更持久,支行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现场引导居民扫码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及宝应农商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防骗资讯和金融安全知识。工作人员还向群众推荐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演示如何使用来电预警、风险查询等功能,帮助群众建立长效防骗机制。
居民反响热烈,防骗意识显著提升
此次宣传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响应。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接受咨询50余人次,许多群众主动向工作人员询问如何识别诈骗、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等问题。
一位参与活动的张阿姨感慨道:“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了银行同志讲的案例才恍然大悟,原来骗子手段这么多!这样的宣传太及时、太有用了。”
另一位年轻市民也表示:“现在诈骗手段不断翻新,银行能主动出来宣传,对我们帮助很大。”
持续发力,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
此次深入老东门的宣传活动,是宝应农商银行望直港支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守护地方金融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高发态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宝应农商银行始终将反诈宣传作为重点工作,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多种形式,推动反诈知识深入人心。
下一步,宝应农商银行望直港支行将继续深化警银协作,加强与公安机关、社区街道的联动,定期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同时,支行还将利用营业网点的LED屏、宣传栏等渠道,持续向客户普及防骗知识,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助力构建“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