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东莞农商银行交出了一份业绩报告,尽管面临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员工降薪等挑战,但其资产规模的稳步增长、业务结构的优化以及良好的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韧性。深入剖析这份报告,能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诸多启示。
2025年上半年,东莞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5.01亿元,同比下降14.02%;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6.29亿元,同比降幅17.07%。资产回报率(ROA)为0.70%,净资产收益率(ROE)为8.23%。净利润的下降主要归因于营业收入的减少,这背后是市场利率持续下行、政策引导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等大环境因素,压缩了银行的盈利空间。
然而,银行的资产总额却稳健增长。截至上半年末,集团资产总额达到7604.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5.41亿元,增幅1.95%。存款余额也稳定上升,各项存款余额为5323.6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1.16亿元,增幅2.33%。贷款规模同样持续扩大,各项贷款余额3944.1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3.70亿元,增幅3.51%。这一系列数据表明,银行在积极拓展业务,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上半年末,集团不良贷款率为1.87%,处于可控范围;拨备覆盖率达到190.56%,意味着银行计提了充足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以应对潜在的信用风险。资本充足率为15.9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80%,均符合监管标准,体现了银行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和有效的资本管理。
在员工薪酬方面,2025年上半年东莞农商银行营业费用为19.02亿元,同比减少1.56亿元,降幅7.59%,成本收入比为33.67%,较上年同期增加2.27个百分点。其中,员工费用为13.01亿元,同比减少1.56亿元,同比下降10.73%,占营业费用的比例从70.80%降至68.39%。以工资、奖金及津贴口径计算,上半年人均薪酬为11.76万元,较上年度的13.46万元减少1.7万元,同比下降12.63%,且连续两年降薪。不过,董监高人员的薪酬同比上涨,上半年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额1134.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011万元增加123.6万元,增幅12.23%。
员工费用的下降,一方面是银行在成本控制上的举措,以应对盈利空间压缩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银行业在当前环境下,通过优化人力成本来提升运营效率的行业趋势。而董监高薪酬的上涨,或许是基于对管理层在复杂环境下引领银行发展的激励,以确保银行战略的有效执行。
东莞农商银行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是银行业在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下的一个缩影。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资产规模的增长、业务结构的优化以及对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的有效管理,展现出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战略的推进,东莞农商银行有望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